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生病感冒时,尤其是当新的病毒来临时,人们总会希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为了提高免疫力,人们采用锻炼,保暖,以及服用一些保健品,如人参、黄芪来刺激免疫系统,那么人的免疫力是越强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反面的例子是过敏,如皮肤过敏和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到一些外源的过敏原,想要清除这些过敏原,但因为免疫力过强对自身造成伤害。
从医学上来说,免疫力是指有机体能够清除非我的细菌病毒的能力和清除自身异常的细胞。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时候,人就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
从细胞和分子的层面,即是免疫细胞的活性比较好,针对某一表位的抗原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功能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免疫力还是强一些好,但也不是越强越好。

因为免疫力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副作用。这些免疫的副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免疫反应中产生的一些物质会损伤人体。最典型的是巨噬细胞用于杀伤病原时产生的自由基,被释放后也对病原周围的人体细胞产生氧化性的损伤。
(2)免疫反应是一种应激的状态,会让机体产生种种不适,也会消耗人体的精力。如在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时,炎症细胞迁移至鼻腔粘膜,带出大量的组织液,产生肿胀,继而造成鼻塞和痒等各种不适。
另外比较确证的是病毒的感染包括HIV 和流感能增加小鼠的睡眠,这种增加主要是通过一些炎性的小分子产物(NO和细胞因子等)来介导的。
所以当人感染流感病毒时容易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大脑反应慢半拍是免疫力发挥作用时的必然结果,这时我们也应该顺应自然,多多休息,让身体早日康复。
(3)无论是产生新的免疫细胞,还是为了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力,感染病毒时身体主动提高体温,均需要消耗物质和能量,而对于一般生物体来说,物质和能量对生物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物质能量相对缺少时可以决定生死。
在给予有限的食物供应时,免疫系统处于持续工作状态的大黄蜂工蜂,相对于没有被免疫激活的工蜂,存活的时间更加的短暂。
(4)当针对某种病毒的免疫力发挥作用时,可能会影响针对细菌的免疫力。这就是医学上原发性流感病毒患者容易继发细菌性肺炎的原因。
目前来说,免疫力的副作用是无法被消除的。考虑到这点,免疫力应该在杀灭病原后见好就收,这样可以积蓄力量,修复自身。
实在无法将外源物质赶尽杀绝时,则要考虑一个平衡,避免拼命的攻击。在这方面,免疫系统做的比较好的是针对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是很难被清除的,而免疫系统也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活性上。
做的比较差的是针对过敏,过敏原对人体来说并不是致命的,但免疫系统却对其拼命的攻击,也使得对自身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所以健康的免疫力会在清除外源物质和降低自身损伤之间做一个平衡。这就像农民给大田里喷撒杀虫剂,他们不是想办法把害虫全部清除,而是会把害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里,这个界限是,继续喷洒杀虫剂产生的成本会超过害虫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
所以健康的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而是一个在考虑敌我力量之间做好平衡,尽可能以最少的自我损伤做到最大的防护。
研究这种复杂精密的平衡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对于平常人的我们,维持好健康的身体,便使得免疫力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平衡的状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以科学的方式,可以适量促进免疫系统维持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