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 病因 ——
熬夜、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心血管病发生埋下了隐患!
心脏性猝死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白领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20多年前,冠心病、心肌梗死毫无疑问是一种老年病,如今,情况已经大大改变,20多岁的人却有了60岁人的“老年心脏”屡见不鲜。而除了吸烟,熬夜、酗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外,猝死的年轻化,和工作压力大、很少从事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也有关。如果一个年轻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尿酸高、体力活动少、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猝死的概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不注意休息,总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好,能扛得住,最容易被心脏性猝死“盯牢”。
心脏性猝死似乎成为埋置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个难以捕捉的“夺命恶魔”,如长期吸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血管疾病,吸烟时,冠状动脉会收缩痉挛,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高危因素。

—— 临床表现 ——
心血管病起病隐匿,很多人无明显症状,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症状马上发生。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骨后疼痛、胸闷、气短、大汗、恶心、呕吐、放射性左上肢或颈部疼痛等,一旦不能在15分钟内送达医院,结果就是死亡;脑血管疾病则肢体偏瘫、言语不清、嘴眼歪斜、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让患者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