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一种常见的疾病,患病却很隐秘,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隐藏在人体的骨头里。
全世界约有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罹患骨质疏松性骨折,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晚期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
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手册》,其中的几个数据展示了骨质疏松症严峻的现状:
目前全球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症,每三秒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
我国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19.2%,知晓率却只有7%;
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提升至32%;
1/5男性、1/3女性将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后1年内死亡。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发病病因: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雌激素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以及老年男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都可诱发此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普通活动的力度即可发生骨折,比如轻微扭伤、打喷嚏等。常见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
营养不良,缺钙,运动不足,吸烟酗酒等都会引发骨质疏松。
像我们常听长辈说腰酸背痛,其实疼痛、驼背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比较隐秘,需要人们加以重视,女性绝经期后,男性50岁后应每年检查骨密度,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为保守治疗,止痛抗炎等,有一定的副作用。
日前,发表在《干细胞杂志》上的临床研究显示,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改善身体功能。

这是首次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干细胞临床治疗。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涉及到的药物有特立帕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特立帕肽是一种骨质疏松症药,优先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科研人员设计了2个组别:(1)单独使用特立帕肽(2)特立帕肽联合间充质干细胞(下称联合治疗组)。在20名患者中,其中14名患者完成了随访评估,其中7名来自单独使用特立帕肽组,另外7名来自联合治疗组。

1年的随访评估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特立帕肽治疗是可行和可耐受的,通过促进骨结构对骨折愈合有临床益处。另外还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近年来,多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当中,相关研究成果的公布,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