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项临床治疗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国是肝病大国,希望未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够成为肝病治疗的新方向,改善我国肝病防治现状。“肝硬化”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组织出现了纤维化、结节等病变。为了更加形象一点,还可以这样来形容不同阶段的肝脏:“正常健康肝脏触碰如嘴唇,慢性肝炎肝脏如碰鼻尖,而肝硬化肝脏则如碰额头。”若发展到了肝硬化这一步,也就意味着到了不可逆转的临床终末期。因此,肝硬化也是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全世界约有17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肝病,我国是全球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我国慢性肝病人数可能超过了4.47亿,相当于几乎每10个人里面,就有3个人患有肝病。在世界范围内,健康的肝源都是个宝,可谓是十分紧缺。2018年,美国大约有14000余肝病患者在等待肝源,其中大约一半的人需要排队一年以上,不少人在苦苦等待中去世。 很多人为了拯救亲人的性命会选择:“捐肝救子”、“割肝救母”……据不完全统计,活体肝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在3.6%~18.9%左右。捐肝固然是个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也并非没有风险。那么除了肝移植之外,有没有什么办法挽救肝硬化患者的生命呢?干细胞能迁徙并归巢到受损的肝组织,分化为肝样细胞,抑制肝细胞凋亡,刺激内源性肝细胞再生,促进造血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从而增强肝脏再生。1992年,科学家首次将干细胞用于治疗肝硬化,为干细胞治疗肝病探出了一条新路。在大量动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干细胞治疗逐渐向临床研究过渡。随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探索研究。脐带来源的干细胞,将成为一种全新治疗手段。谈到干细胞研究治疗肝硬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王福生院士。

2012年,王福生院士团体就开启了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研究。在此次研究中,患者在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输注治疗后,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为了继续验证脐带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团队又迅速进行下一项新研究课题。此次共召集了219例乙肝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参加干细胞随机对照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0周、4周、8周给予UC-MSC输注三次。分别于治疗后0、12、24、48周进行临床参数测定。为了进行生存分析,经长达75个月的超长随访。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有效性
研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说,在脐带干细胞的加持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得到了有效改善。

2021年,此项研究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等功能。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
- UC-MSC可以进入受损的肝脏并在体内分化成肝细胞样细胞;
- 可分泌高水平的肝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
- 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在减少炎症方面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UC-MSC治疗不仅耐受性好,而且显著提高HBV相关DL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肝功能。因此,UC-MSC治疗可能为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除了王福生院士之外,在肝病领域,国内已经有多个干细胞治疗的备案项目:

小结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临床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和成果转化,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间充质干细胞除了治疗肝硬化之外,还涉及了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疾病、肺脏疾病、肝脏疾病、皮肤疾病、免疫调节、糖尿病、炎症性疾病等多方面疾病。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