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一生中,睡眠时间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如果连续五天不睡觉,就会影响我们的寿命。特别是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无处不在的今天,睡眠不足已成为常态。
良好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而且是容光焕发的好方法。然而,许多人即使筋疲力尽也无法入睡,失眠已然成为常态。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3亿人患有失眠,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8.2%。《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84%的“90后”睡眠不好,是所有受访群体中睡眠最差的,最短的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
在我国,成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与建议的7-8小时睡眠时间相去甚远。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连贯、中途醒来后无法继续入睡,容易引起疲劳、情绪紊乱、昼夜节律紊乱,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以上症状持续达6个月以上的,称为慢性失眠。研究发现,失眠与抑郁密切相关。
睡眠需求因年龄而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需要的睡眠可能会越来越少(婴幼儿的睡眠需要超过10小时,但老年人的睡眠通常保持在6-8小时)。
一般而言,儿童和青少年入睡时间超过20分钟,中老年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临床上即明显出现睡眠障碍,且失眠最为常见。
睡眠质量差或时间不足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一项对397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近10年随访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有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等斑块形成的风险增加了27%。
是的,你没看错,不仅是心血管动脉,全身各个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都大大增加了,这些志愿者可都是40-54岁的健康中年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和睡眠时间过多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关于睡眠时间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国外已有大量的样本研究。睡眠时间在5.5至7.4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小于4.2小时或大于8.6小时,则死亡风险会加倍。
●晚上不醒,或很少醒,没有惊扰的梦,醒后很快就把梦给忘了。目前,临床对慢性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虽然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疗效好、见效快,但副作用明显。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中医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过程复杂,耗时长,效果不太准确,容易复发。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慢性失眠的方法,也成为了大多数神经精神病学家的目标。
大家知道,干细胞技术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国内有临床医生研究发现,静脉滴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患者的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升,效果可持续12个月。此外,一些患者在注射后的当晚出现兴奋。
2-3天后,睡眠不良症状得到自然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治疗1个月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睡眠效果与口服药物相当。治疗2个月后,细胞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细胞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失眠有效1个月,一次治疗效果可达1年,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慢性失眠症患者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变性、退变、凋亡等损伤。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医学技术,具有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通过静脉输注,干细胞分泌的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可以改善神经递质环境,维持神经细胞组织的完整性。同时,可以上调患者的Treg细胞,完成受损细胞的修复和补充,最终改善长期失眠引起的神经衰弱等症状。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帮助减少患者因失眠引起的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增加,起到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一些国家,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眠,而对慢性失眠缺乏精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人们服用安眠药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快速的效果,但长期服用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使患者在白天出现躯体功能障碍。慢性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往往繁琐、耗时、疗效不确定,患者也难以坚持。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世界各地医学专家努力的方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良好效果,无疑为失眠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