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身体开始老化,肾脏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退化,产生的各种物质减少,导致生理功能下降,伴随着乏力、抑郁症、睡眠障碍、性欲减退等症状。不少男性会发现自己已然威风不及当年,饱受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勃起功能障碍(ED)被定义为阴茎无法维持或达到足够的勃起硬度以满足令人满意的性行为并持续超过3个月,容易被很多临床医生所忽视。许多因素都会导致ED,目前多数研究认为,ED主要由器质性因素(神经源性、血管性、糖尿病等)、心理因素(表现焦虑、压力和精神障碍)、医源性因素(手术损伤引起)和年龄增长(衰老)引起。其中糖尿病是勃起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约有50-75%糖尿病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而且这类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糖尿病和ED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种病,实际上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导致ED的主要原因有3个:阴茎勃起主要是靠动静脉的调节,进多出少使更多血液流入阴茎,最终使海绵体充血,完成勃起。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代谢紊乱,使海绵体供血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管壁增厚和弹性下降,多种因素导致海绵体血容量下降,最终影响正常的勃起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直接使神经系统受损,神经一旦受损,别说硬不起来了,甚至可能连勃起的感觉都会消失。除此之外,内皮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NO)的减少也能直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雄激素能诱导性欲和阴茎的自发勃起,并能调节海绵体血液灌注和回流,在阴茎的勃起和维持勃起中起到重要作用。与健康男性相比,糖尿病患者游离睾酮降低,同时有可能出现性腺功能减退症,从而导致ED。当然,并非患有糖尿病的男性都会患ED,只能说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患上ED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治疗ED首选代表药物是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PDE5Is ) ,但相当一部分男性对口服PDE5Is没有反应。部分ED患者“紧急”时会选择伟哥(西地那非(Sildenafil)),虽然伟哥能够暂时性恢复阴茎正常充血勃起,但药效散尽后,患者变会被打回原形。此外长期服用伟哥为产生耐药性,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并且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多项研究揭示,干细胞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DED) 的替代选择,并取代目前的常规治疗选择。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来源广泛,可以直接分化形成受损的海绵窦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及分泌多种生长因子(VEGF、IGF-1、BDNF等),促进组织修复,为损伤的轴突再生提供一个连接的桥梁,帮助再生的神经轴突顺利通过损伤部位。国外《karger》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MSCs治疗糖尿病导致的ED患者耐受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研究,治疗过程和结果见下文。纳入标准:本项研究共纳入22名患有难治性ED的糖尿病患者,年龄25 ~75岁,糖尿病病史≥5年,基线国际EF指数(IIEF-5)评分<22,慢性ED病史至少6个月,药物治疗无反应。治疗过程:在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2次MSCs海绵体内注射。以20*106细胞/4 mL生理盐水的密度悬浮,装入1 mL无菌注射器中,每次在4个部位进行4次海绵体内注射:每个海绵体1次近端注射和1次远端注射。整个研究期间患者们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ED。评估方法:治疗完成后,立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其耐受性;在治疗后24小时、1、3、6和12个月评估安全性结果;并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IIEF-5)、勃起硬度评分(EHS) 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CDU)评估为期12个月的疗效。①耐受性: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在海绵体注射过程中的疼痛来评估耐受性;疼痛强度以0-10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其中0-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严重疼痛。有10名患者仅在手术过程中报告注射部位有轻微疼痛,VAS疼痛评分范围为0~3分。②安全性:通过检查注射部位的出血、瘀伤、压痛、肿胀、低体温和高热、红斑、荨麻疹或硬结,通过测量生命体征(温度、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以及询问患者可能发生的任何其他潜在不良事件来评估安全性。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仅2名患者在第一次注射后24小时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红肿和瘀伤,保守治疗后1周内消退。测量不同时间点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和勃起硬度评分(EHS)的变化。与基线相比,所有时间点的平均IIEF-5评分均有显著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EHS评分也显著提高。基线时,平均得分为1.7±0.7。在干细胞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高分(3 ± 0.8)(p < 0.0001)。虽然第12个月时的平均得分有所下降,但下降并不显著(2.4±0.7 vs 3±0.8),仍高于基线。(见表2、图4)。④彩色多勒普超声评估:患者平均基础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在注射后 3个月显着更高(12.06±10.33对16.35±12.71,p = 0.0332),(见表 3)。结 论:从治疗中到随访结束,没有患者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与基线相比,在整个随访时间点,IIEF-5、EHS、PSV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总 结:本次试验证实了局部注射MSCs治疗糖尿病合并ED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足之处是,这项研究没有对照组,主要是由于社会对于这种新治疗方式的接受度低,使得患者招募工作难度较大,然而此次实验已经证明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合并E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续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招募患者进行更多的相关双盲和对照研究。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