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治疗卵巢功能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输卵管炎等相关不孕方面前景广阔。
1、卵巢功能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以卵巢功能过早衰竭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目前认为卵巢早衰的发病与化疗药物损伤、自身免疫功能、遗传、代谢异常等有关。激素替代治疗虽可改变一些临床症状,但不能有效恢复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还可能带来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通过改善卵巢组织微环境、免疫调节、促进卵泡发育或分化为颗粒细胞,增加卵泡数量,提高雌激素水平,恢复卵巢早衰女性的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近15%,影响世界上10%~15%的生育期妇女,在不孕女性中发生率为20%~50%。其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性交不适、不孕和痛经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上,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这种性质良性,但行为却类似恶性的疾病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来调控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实验证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调控功能,可以上调PTEN基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管家基因”)表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此外,干细胞还能通过诱导作用纠正子宫内膜细胞正确种植,激活正常功能。3、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由于宫腔手术操作、感染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宫腔内纤维组织增生,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继而引起不孕或反复流产等症状。
干细胞能修复受损的子宫内膜,促进子宫内膜再生,恢复生育能力。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小鼠实验中,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小鼠受孕率达90%,损伤组仅有30%,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子宫内膜损伤,提高生育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
4、输卵管炎:女性不孕,其中输卵管因素约占1/3,输卵管因素的不孕症患者中,生殖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继而导致了输卵管阻塞、积液、粘连等病症。 一方面,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可以调节T细胞的功能,通过抑制促炎性T(Th1,Th17)细胞的活化,同时促进抗炎性T细胞(Treg)的增值。促进巨噬细胞M1型向M2型转化,M1型细胞与引发和维持炎症有关,而M2型细胞与慢性炎症的消退有关。此外,干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抗炎因子(IL-10、TGF-β1、PEG2和TSG-6等),从而控制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干细胞能防止输卵管复通后再粘连,恢复输卵管结构和功能,恢复生育功能。 基于这类疾病大多是由于炎症导致,长海医院生殖中心的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排除遗传基因造成的女性不孕问题,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综合运用,对生殖抗衰,不孕不育有很好的疗效!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