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过多的T细胞和B细胞产生,并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克隆与活化,以及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分泌水平上升,因此影响到患者的多个器官和功能系统,并导致免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
虽然该病具体的致病因素尚有许多不明确之处,但一些学者认为环境、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紊乱以及遗传问题等因素,被认为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阻断剂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调节免疫系统,从而缓解疾病的症状和减轻损害。然而,它们无法完全治愈疾病,并且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症状,如骨髓抑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作为一种干细胞具有许多特点和潜在应用。
UC-MSCs是从脐带的胚胎粘液样结缔组织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干细胞。它具有多项优点,包括获取方便、自我更新能力强、体外传代稳定以及多向分化等特点。与其他干细胞相比,UC-MSCs的提取过程不需要进行清髓操作,因此避免了伦理争议,这也是其应用上的一个优势。
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UC-MSCs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起到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它们具有抑制自身抗体释放的能力,并且可以诱导自身抗体对其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性,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复发。
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份题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研究》的报告,该报告刊登在《医学信息》期刊上。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UC-MSC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其中纳入了30例患者。这项治疗方法是在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UC-MSCs治疗,并观察干细胞对疾病的改善情况,包括病情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和复发率等。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有30名女性,年龄介于21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的相关诊断指南,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中使用的UC-MSCs经过三代培养,细胞活力大于92%。
治疗过程中,患者首先接受了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和泼尼松片治疗,随后进行了UC-MSCs治疗。在治疗前,患者还接受了环磷酰胺的静脉输注,并在治疗完成后定期继续输注环磷酰胺。经过评估发现,在27例患者中成功控制了病情(SLEDAI分值<10分),有效率达到90.0%。此外,治疗后的病情评分、血小板、白蛋白和C3补体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复发率为6.7%。
总的来说,UC-MSCs治疗是一种近期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然而,对于UC-MSCs的操作和处理方法需要继续重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