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免疫调节、抗炎等特性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早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针对性治疗的理想选择。骨关节炎被形容为"不死的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0%。在7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飙升至80%,且有一半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残疾,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如今,年轻人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骨关节炎的问题,特别是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长期的劳损和创伤会导致关节边缘和软骨反应性增生,从而易患骨关节炎。因骨关节炎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此外,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受凉等也是导致骨关节炎的病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保持适当的体重、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式,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压力和过度负荷,避免过度受凉等。最重要的是,患有骨关节炎的人们应该积极采取治疗和康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适当的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骨关节炎的4个阶段而比起骨关节炎的痛苦,治愈难更是患者“头疼”的重点,临床上通常只能缓解症状,对根治骨关节炎却毫无办法,随着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应用的深入探索,通过干细胞来修复与逆转骨关节炎,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式。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由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引发。轻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患者残疾,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都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尽管此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临床上常见的软骨损伤是运动创伤,多发于年轻人,而软骨退变则多发于老年人。关节的软骨组织不能自动修复,损伤的软骨若不及时治疗,将蔓延影响周围的正常软骨组织,再加上不断受力和磨损,最后将演变成骨关节炎。 造成骨关节炎因素:年龄、重复性创伤、遗传因子、肥胖等而面对如此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却没有可以“根治”的方法,目前的主要治疗目标,只能控制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延缓疾病的发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力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以口服药物控制病情、局部关节注射、理疗或者直接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等为主,临床上迫切需新的治疗方式来减弱关节炎发展,缓解疼痛。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疗法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并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认可,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一种能够治疗多种系统疾病的“实用型干细胞”,作为骨关节炎的新疗法开始进入临床试验,受到广泛关注。 关节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一项为期两年的随访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不仅有助于组织修复,而且还具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干细胞在难治愈的骨关节炎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韩国一项历时2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性,并且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而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干细胞具有抗炎修复、免疫调节和再生修复功能,这些特性为攻克骨关节炎等顽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关节腔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后,关节软骨持续再生的临床及结构证据。而此前缺乏反应相关治疗效果持续性的研究结果。发表于《Cureus》杂志的综述进一步给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应用发展提供证据,通过系统分析表明,关节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是有效和安全的,可在短期内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强大免疫调节特性以及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可调节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的炎症环境。它们还具有诱导新的软骨样细胞生长的独特能力,使其适合用于膝关节软骨修复。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但这些研究均是小样本试验。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系统综述对这些临床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结论,为其应用提高级别证据。MSCs治疗后患者疼痛和功能显著改善、MSCs治疗后患者影像学评估明显好转、MSCs治疗未引起严重不良事件。
间充质干细胞是如何在治疗骨关节炎上发挥作用的呢?
首先,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软骨细胞的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的功能,在骨关节炎的软骨修复中,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以向受损的软组织发生迁移,进而分化成软骨细胞来修复缺损的软骨。
其次,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尽管骨关节炎常被认为是退行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是骨关节炎发生与进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够在结构上促进软骨损伤修复,还拥有高效的免疫调节及抗炎效果,已有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性质,并通过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实现其免疫调节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还通过调节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来调节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以克服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及促进软骨修复。此外,干细胞还能分泌多种酶和营养因子参与旁分泌过程,其中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发挥抗凋亡,抗纤维化,抗氧化,抗炎,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已经证实,干细胞疗法干预膝关节炎是安全和有效的。干细胞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诸如肌腱发炎,肌肉劳损,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甚至骨折等损伤。据统计,接受干细胞治疗的运动员从治疗中受益,结果表明恢复时间要快得多。比如,C罗、科比、泰格·伍兹等运动员都有接受过干细胞治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重返职业生涯巅峰的关键。
01、膝关节内注射干细胞和PRP治疗骨性关节炎 (J Transl Med, 2017)
- 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脂肪来源基质成分ADSVF和PRP,治疗后1周,1月,6月,1年,1.5年,2年检测结果。
- 研究结果:治疗后,2年后WOMAC评分也得到改善。6分钟内步行距离也显著增加。60%的病人的软骨体积增加。
02、干细胞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Ⅰ期剂量递增试验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17)
- 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2*10^6(低剂量)、10*10^6(中剂量)、50*10^6(高剂量)个间质基质细胞,治疗后约6个月检测结果。
- 评价指标:VAS评分 | WOMAC评分 | Lysholm评分 | MRI
- 研究结果:在ADSVF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03、关节内注射两种不同剂量的MSC与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 Transl Med, 2016)
- 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培养扩增的1*10^7(低剂量组)、1*10^8(高剂量组)个间充质干细胞MSCs,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结果。
- 评价指标:主诉 | VAS评分 | WOMAC评分 | 关节运动角度范围 | MRI
- 研究结果:治疗后VAS评分得到改善,WOMAC评分在6个月之后才得到改善。治疗后12个月后软骨的体积和质量都得到提高,并且高剂量组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04、关节内注射干细胞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试验 (Stem Cells. 2014)
- 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体外扩增1*10^7(低剂量组),5*10^7(中剂量组),1*10^8(高剂量组), 治疗后1个月,6个月检测结果。
- 评价指标:VAS评分 | WOMAC评分 | MRI
- 研究结果:注射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后,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软骨的体积与质量明显增加。
05、关节镜下评价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Am J Sports Med, 2014)
- 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3.8*10^6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约24-36个月检测结果。
- 研究结果:干细胞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BMI越高效果越差。
在膝关节炎治疗方面,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软骨化能力,可以使关节软骨的损伤得以修复,停止甚至逆转膝骨关节炎的病情发展,有望从根源上修复受损膝关节。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技术已经不仅局限于关节炎疾病,更在疑难性、难治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治疗前景,此外干细胞也在用于改善身体亚健康、延缓衰老等方面,为人类战胜疑难杂症、养生保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疗法已经不仅局限于关节炎疾病,更在疑难性、难治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治疗前景,干细胞也在用于改善身体和心理表现,延缓衰老等多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相信干细胞的发展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益处。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