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在演讲中表示,“我准备去打干细胞,因为我还要奋斗20年”。65岁的张兰,正处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年轻老年人”阶段(60-74岁)。如今,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对于一些老年人,间充质干细胞的确有用。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老龄化社会形式严峻,如何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实现“健康老龄(HealthyAging)”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老年衰弱综合征是指老年人以肌少症为基础特征的全身多系统构成稳态网体系受损,导致生理储备下降、抗打击能力减退及应激后恢复能力下降的非特异性状态,其中肌少症为本病的基础。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社区老人衰弱患病率4.0%~59.1%。西班牙养老院65岁以上老人衰弱患病率为68.8%,衰弱前期比例28.4%,无衰弱的老年人仅占2.8%。来自美国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入住老年科的患者均为衰弱老人,其他病房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50%~80%。国内研究数据相对较少,诊断标准不统一,纳入人群的异质性较大,衰弱患病率为4.9%~83.4%。衰弱患者发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还可导致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增加。肌少症作为老年衰弱的核心表型,因而也是干预的靶点。科学研究常常着眼于如何维持肌量、肌力以及改善躯体活动能力。目前公认的肌少症干预方式主要是营养补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和运动(阻抗运动/有氧运动)。然而,这两种干预方式有其局限性: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合成抵抗等导致营养补充不能发挥最大效用;老年人还可因为运动意愿降低、运动能力下降而使得运动处方难以遵照医嘱执行。除此之外的药物疗法目前仍没有确证其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针对老年衰弱的干预方式,除了上述营养补充、运动疗法以外,还有对于导致衰弱的原发疾病的治疗以及多重用药的管理。然而,这一系列基础干预方式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老年人常常出现乏力、瘦弱、免疫力低下等,均是老年衰弱/肌少症的前期表现,探索简便廉效的干预方法仍然是全球学术界的热点与难点。研究发现,干细胞衰竭是导致衰弱的一个关键机制。基于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也被应用之老化衰弱的临床研究中。30例:静脉输注细胞治疗老年衰弱,成为新型有效疗法!临床研究团队在行业期刊Research Square上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efficacy of umbilical cord tissue-derived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with aging frailty: a phase I/Il 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下图)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临床观察静脉输注MSCs治疗老年衰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linicaltrial.gov注册号:NCT04314011)。该临床观察研究共筛选110例受试者,30例老年衰弱患者1:1随机分配至MSCs组或安慰剂(0.9%生理盐水)组,MSCs组受试者接受两次MSCs静脉输注给药,剂量为1×10^6个细胞/kg(即每公斤体重给予6000万个细胞),给药间隔1个月1次,共2次。MSCs在老年衰弱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MSCs组1例受试者发生1例次不良事件:头晕,安慰剂组2例受试者发生2例次不良事件:背痛、下肢水肿,所有不良事件均为一过性且与治疗无关,研究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MSCs可提高老年衰弱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机体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有效性。(1)生活质量提高:首次给药后,MSCs组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躯体健康评分(PCS)持续显著改善,且变化显著大于安慰剂组(p=0.042);MSCs组EQ-VAS评分在2个月时较安慰剂组显着改善(p=0.023),并持续至访视结束(p=0.002)。(2)机体功能改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显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整个访视期间持续改善(p<0.05);随访6个月时,MSCs组4米步行用时较安慰剂组减少2.05秒(p<0.05);组间握力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MSCs组握力增强幅度更大(p=0.002)。(3)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与安慰剂组相比,MSCs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7)在6个月时显著降低(分别p=0.034和0.033)。另外,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开展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化衰弱症经历了I期和II期临床试验。I期开放标记试验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并表现出了提高功能性能力和减少炎症的效果,相关结论同样表发在《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杂志上。I期临床试验之后,该研究团队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了30名平均年龄为76岁的患者。分成3组:安慰剂对照组,1亿细胞剂量注射组,2亿细胞剂量注射组。注射一个月后,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接受1亿细胞剂量注射的患者组在6分钟步行测试和其他物理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改善,炎症标志物水平也有所下降。试验表明,老化衰弱患者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的。治疗组的物理性能指标和炎症生物标志物出现了显著的改善,这两个指标均是衰弱症的典型特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的机制可能包括:抗炎作用、再生能力、旁分泌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神经保护作用。基于MSCs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结果,MSCs有望成为老年衰弱治疗的新型有效疗法,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新希望。干细胞延缓人类衰老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渐渐被证实,已报道的临床试验成果给这个领域增加了信心,也给未来干细胞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奠定科学基础。目前,还有更多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相信未来能够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