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致残率高,治疗费用昂贵、效果不佳,且需要长期护理,易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帕金森病也被视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据《中国帕金森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数据分析显示:
2019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约851万人,中国患者约284万人,占33.37%,是患者最多的国家。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推测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达到490万人,将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半数以上。未来国内的帕金森病疾病负担将会逐年加重,给我们每个人家庭的疾病负担也会加重,那么我们该如何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应对帕金森病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张力增高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从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僵硬和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以及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和嗅觉减退等非运动症状,这些都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帕金森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多单侧起病,逐渐进展至对侧,即使疾病进展至临床晚期,症状及体征仍然具有不对称性。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运动症状,姿势及平衡障碍可见于帕金森病临床期的中晚期,若在帕金森病临床期早期出现姿势平衡障碍,需警惕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可能。
非运动症状

在运动症状之前出现,是帕金森病前驱期诊断的标志物,部分非运动症状出现在帕金森病诊断之后,往往加重患者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嗅觉障碍、便秘、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日间过度思睡、抑郁等是常见的前驱期非运动症状,其中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快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对前驱期帕金森病诊断预测的权重最高。
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相对少见,而随年龄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逐步增高,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3%。帕金森病早期易与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混淆。那么对于早期的帕金森病,我们是否有合适的预防及诊断措施呢?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阐明帕金森病具体发病机制,临床研究认为遗传是诱发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在环境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患者出现氧化应激和免疫异常等疾病表现;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帕金森的研究治疗有了显著进展,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尽早确诊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帕金森病复发。已有的试验表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在短期内能有效地部分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体位不稳等临床症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具备优势。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定向分化替代变性或缺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旁分泌作用还可起神经保护、抗细胞凋亡、微血管再生、免疫调控和抗炎作用,促进受损细胞重建并减少细胞凋亡。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曾表示:“帕金森的临床实验,五年的时间观察下来,这个治疗方案(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是安全的,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也是有效的,它的行为学分析,病理学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2018年10月,日本实施了世界上首例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治疗。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医生向这位患者脑部两侧注入了约240万个干细胞,以修补生成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会伴随 2 年的跟踪观察。2023 年 11 月 20 日 ,干细胞研究所(所长:Jeongchan Ra 博士)宣布,通过给予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再生医学技术使用专利技术在静脉和脊髓腔内培养的干细胞已获得日本厚生省的批准。(日本正式批准:12月开始静脉和脊髓腔注射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此次批准的干细胞治疗方案包括静脉注射 1.5 - 2.5 亿个干细胞,并将 5000 万个细胞注射到脊髓腔中,共注射 5 次,间隔时间为 2 至 4 周。这种方式有望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对其他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有效。国内对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研究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早在2011年9月,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8例》。案例: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4 月干细胞治疗中心收治 19 例 PD 患者, 男性 8 例,女性 11 例,中位年龄 64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神经内科专科确诊,患病时间平均 为 4.5 年,多数患者继续药物治疗中,症状持续加重,入院完成相关检查、签署同意书后,给予靶向注射 UC-MSC 0.5×10^7 个,间隔 1 周再按上述方法治疗,4 次为 1 疗程,效果评价采用改良 Webster 评分方法,观察治疗前后 3 个月患者各项功能改善情况 , 采用配对 t 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总结:帕金森病从被发现以来,其相关研究已经走过了近200年历程。通过近30年的研究证实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是可行的。从脐带干细胞到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多种途径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为实现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希望。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