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有些特殊的孩子,他们眼神明亮,但常常避免与他人的视线交汇。虽然他们的听力十分敏锐,但对声音却似乎听而不闻。他们不太喜欢说话,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这些孩子就像夜空中的一颗颗星星,孤独地在黑暗中闪烁,他们就是我们所称的自闭症儿童。
2024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为「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大类具有生物基础的发育障碍疾病。它既包括我们熟知的孤独症,也包括了阿斯伯格症、儿童期分裂障碍和非特异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病症。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孤独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已逐渐成为常见病。2023年3月,美国CDC发布: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一名(2.76%)被确认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根据2019年出版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的数据统计,我国孤独症人士数量超过1000万,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后羸弱的再生能力,众多专家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干细胞。涉及的疾病中,也包括孤独症。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普遍有较好结果,说明干细胞能发挥一定作用。研究发现,单独用脐血单个核细胞,或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孤独症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7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传统康复训练治疗。
Sharma等人,32名3-33岁患者
研究者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I)和印度孤独症评估量表(ISAA)观察到统计学显著性改善。
Bradstreet 等人,45名3-15岁患儿
在治疗后半年和一年随访时,患者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和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的感官、语言、社交及整体健康领域均有改善。
Kurtzberg等人,180名2-7岁患儿
研究发现,无智力残疾的亚组显示出语言交流的改善,更强的专注力和脑电活动。
Kurtzberg等人,12名4-9岁患儿
研究结果显示,50%的患者在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ABS)、普遍性发育障碍行为量表(PDDBI)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中至少有2项有改善,33%的患者全部改善。在接受第一次治疗的四个月后,Blake的父母发现了他的改变:Blake可以和别人进行完整的对话,在社交方面也更加活跃。他的异常行为减少,不管是攻击行为,还是对某种事物刻板而重复的痴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Sarah的语言能力从2-3个单词组成的短句,发展为16个单词组成的长句,她在纸上的涂鸦也变成了精致的花朵图像。此外,她发脾气的次数急剧下降,社交能力评估显示她“非常出色”。为期一年的临床试验中,Motsnyy夫妇见证了Levi不可思议的变化。如今,他不仅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与人沟通,还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收获更多欢乐。在父母的眼中,女儿Gracie的蜕变似乎是在治疗半年后开始的,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以上这些故事几乎都与一个人有关——杜克大学的Kurzberg教授,她与孤独症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大学勤工助学时,她就开始帮助孤独症儿童。她认为干细胞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前景很有希望。除了脐带血,她的团队也开始探索脐带等干细胞的应用。同时她还认为,干细胞的治疗也依赖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