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是指正常的肺组织被损坏后由于异常修复而造成的肺部疤痕性变化,医学上将其归属为肺间质病。肺纤维化是许多肺部疾病的终末结局,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肺纤维化的典型特征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同时伴有自身免疫异常。
因此,调节异常的自身免疫炎症,靶向异常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同时诱导功能性肺上皮细胞修复,是有效控制肺纤维化进展的关键环节。
肺纤维化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FDA批准的药物主要为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但二者均无法阻止或逆转病情进展,还可能产生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耐受。对于晚期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然而,由于年龄和合并症的限制,肺移植手术只适用于少数患者。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存在于多种组织器官,能够分化成不同细胞类型,具有抗增殖、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多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能性、迁移能力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对其治疗潜能的极大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被募集到损伤部位抑制炎症发生,并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这些特性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有望为肺纤维化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2020年1月15日《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First-in-human high-cumulative dose stem cell therapy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rapid lung function decline》研究,该研究首次揭示,对于肺功能迅速下降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来说,高累积剂量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安全和可耐受的,并且有效。这对于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在肺功能快速下降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进行了细胞疗法的第一次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在单次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剂量和注射频率方面都进行了增强。
20名符合诊断标准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被纳入该治疗,并随机分为细胞组和对照组,前者接受大剂量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
结果显示:高累积剂量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不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期间,细胞组患者的肺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通过促进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干细胞疗法已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积极效果。未来,干细胞将会为肺纤维化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