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干细胞可修复,预防改善血管老化
发布时间:2024-12-03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65
图片
朋友们,当你照镜子时,看到的是眼角的细纹,鬓角的白发;可你知道吗?你身体里真正的“衰老”其实悄悄藏在你的血管里。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项最新的科学发现——你的血管,尤其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正是许多致命性和慢性疾病的“起点”
图片
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未来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4.6亿,而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以老年人多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血管老化的速度要远远超过年龄增长的速度。在医院门诊中常会看到这种情况,60岁的人因为身体不适去做检查,结果医生说:“您的血管相当于90岁老人的血管。”其实,这便是“血管衰老”。
2024年9月5日,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欧洲血管科学中心与韩国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在著名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提出血管内皮细胞在血液流通和健康老化中的关键作用。
这篇论文指出,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影响血液的通畅,还在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但相信我,接下来的内容会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全新的认识。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血管健康背后的故事,看看它是如何影响到每一位中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
血管内皮细胞:你的身体“管道工”
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一个运输网络,而血管内皮细胞就是维持这个网络运作的“管道工”。它们不只是被动地“看管”血管,反而是身体里最忙碌的“指挥家”之一。
它们就像一个聪明的“交通管理员”,保证营养物质和激素在正确的时间被送到正确的地方,同时避免紊乱或过量运输对身体造成伤害。
内皮细胞还通过释放特殊的信号分子(叫“血管因子”),指挥器官的发育、再生和修复。
比如,在胚胎阶段,血管内皮细胞就会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控制肝脏和胰腺的早期形成。这种信号的“指导作用”让器官能够正确发育。
此外,内皮细胞还通过分泌分子、调控脂肪代谢、以及与脂肪细胞的交流来维持全身的代谢平衡。比如,在肥胖等代谢疾病中,内皮细胞的功能会紊乱。
如果内皮细胞健康,你的血液就会像高速公路上畅通无阻的车辆;如果内皮细胞受损,这些“车”就会堵在路上,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图片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些“交通事故”是如何导致常见的疾病的。
1.血管衰老及相关疾病
血管衰老表现为与增龄相关的血管形态和功能改变,是多种老年慢病共同的发病机制和促进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衰老导致血管功能减退,表现为血管硬化,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血管新生能力降低。血管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成为心血管病发病和进展的重要原因。

图片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存在于动脉血管中的脂质泡沫细胞,炎症细胞等不良物质,在动脉血管内膜不断聚集形成的硬化性斑块

2.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增加血管衰老发生率明显增加,血管衰老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在完全排除因生活方式引起的危险因素外,高龄依然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3.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是指血管部位的异常钙盐沉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93%的男性和75%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这是造成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会显著增加介入血运重建困难性,导致术后远期事件居高不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图片

4.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

血管本身不仅是滋养心脏的通道,也为时刻做功、大量耗能的心脏提供必须的营养及氧气,血管结构改变导致的远端阻力增加也显著影响心脏功能。

5.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生与血管衰老速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血管重塑有关。早发血管衰老(Early vascular aging,EVA)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

6.周围血管疾病(PDA)

PDA是一种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疾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目前的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PDA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7.其他系统性疾病 

血管对于维持各器官行使正常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的衰老速度具有显著异质性,而血管衰老在机体整体性衰老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血管衰老会加速其他器官系统衰老速度,因此,血管衰老可能是加速疾病产生的始动环节。

血管内皮细胞是衰老的关键靶点

研究指出,内皮细胞不仅与各类重大疾病息息相关,还与衰老过程本身紧密相连。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密度会下降,不同器官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这意味着,某些器官可能会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而功能受损,比如心脏、大脑和肾脏。

血管内皮细胞也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如分泌抗氧化因子和抗炎因子,这使得血管变得脆弱,血流不畅,进而影响全身的器官功能。

这就像是一个管道网络,年久失修,慢慢生锈,水流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完全堵塞。我们看到的衰老现象,如皮肤松弛、记忆力下降、体力衰退,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这些血管内皮细胞的衰退。

从血管开始,守护健康

朋友们,血管健康不仅仅是心脏的问题,它决定着我们的大脑、眼睛、肾脏,甚至每一个器官的健康。无论是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还是糖尿病、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都在这些疾病的背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衰老从血管开始,但我们也可以从血管着手,重新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干细胞从发病机制上调控动脉硬化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加速受损内皮修复,抑制动脉狭窄的形成。另外,体外输注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受损部位募集,并进一步分化为内皮细胞,修复损伤血管。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干细胞对于修复血管内皮,促进血管新生,以及通过调控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作用。

图片

体外输注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受损部位募集,并进一步分化为内皮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干细胞对于血管新生产生的作用。

图片

研究发现脐带组织中提取出的干细胞,能够在缺血微环境条件下分化成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促进缺血局部的血流恢复。

图片

那么,干细胞又是如何从这几方面“着手”来做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

1、调节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循环脂质(例如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沿着动脉壁聚集的病症。这种脂肪物质变厚并形成称为斑块的结构,斑块会变窄,并最终可能阻止血液流过动脉。而干细胞在调节脂质代谢上有着不错疗效。

在《Stem Cell Res Ther》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收集了78名使用干细胞治疗动脉硬化的患者数据,包括他们给药前后的脂质分布、内膜中膜厚度 (IMT)等。

图片

数据表明:脂肪干细胞给药对发生动脉硬化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而当研究者对比后发现:

  • 12名在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值异常 (≤ 40 mg/dL) 患者,有 11 名 (91.7%) 在治疗后改善;

  • 18例IMT值异常(≥1.1 mm)的患者,在治疗后IMT值均显著减少;

  • 28例残余样颗粒胆固醇水平异常患者里,有24例得到改善(85.7%)

  • 10名临界动脉硬化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得到改善,例如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图片

经过治疗,实验中一名患者 IMT 从 1.7 毫米降至 1.1 毫米

实验证实:脂肪干细胞可以改善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残余样颗粒胆固醇水平,调节脂质代谢,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2、内皮细胞保护

通过实验证明,干细胞可增强内皮细胞分化,提高内皮细胞活力,加速受损动脉内膜的修复过程,减少或消除斑块的堆积。

这主要得益于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它能分泌肝生长因子、白介素8、血管生成素等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与重塑,恢复内皮细胞功能,并减少细胞凋亡。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试验中,他们使用荧光标记来追踪一种被称为红系骨髓祖细胞(erythromyeloid progenitor, EMP)的干细胞命运。已知这些细胞会产生红细胞和某些类型的免疫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的EMP干细胞也会产生内皮细胞。

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血管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认识,使用干细胞产生新的血管和修复受损血管成为可能。

图片

对在母体子宫中自然生长的小鼠而言,EMP干细胞也会产生内皮细胞,并且它们继续位于血管内壁直到成年时

3、清除炎症细胞

干细胞能清除炎症细胞进而减缓AS进程,主要表现为减少浸润的炎性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其活化、改变巨噬细胞的可塑性、打破 M1 / M2 的平衡、调节T/B细胞的免疫平衡。

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从斑块发展到破裂,每一步都伴随着炎症,具有调节、抑制炎症潜力的干细胞疗法自然成了科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图片

干细胞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

2019年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一篇综述显示: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的炎症调节作用,主要机制在于:它能产生大量的抗炎因子(包括IL-10和TGF-β1),同时抑制促炎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它还能抑制NK细胞增殖与T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缓斑块的形成。

图片

干细胞在动物实验中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效用

而干细胞不仅是“抗炎"好手,它还是一个维持平衡的帮手,它能通过分泌细胞营养因子如KGF、HGF、GM-CSF、Ang-1等去改善细胞的微环境,为免疫系统保驾护航。

4、支持血供造血

在AS的修复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功能,加速体内的营养物质交换,提高血管修复效率,促进新血管的生成。

http://ClinicalTrials.gov数据显示 ,目前已启动超10项干细胞的临床试验项目,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

来自美国Ochsner-LSU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依托于强大的旁分泌功能,干细胞能重塑患者的血管,维持脑血流量。

图片

文章刊登于《Stem Cells》,影响因子6.277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表达大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它的产物(Ang1-7)与相关受体结合后,能发挥血管舒张、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ACE2/Ang1-7信号也一直被认为是中风治疗的重要靶点。而间充质干细胞所释放的胞外囊泡能够到达脑部,其“运输”的ACE-2及其产物可以维持急性脑中风模型小鼠的脑血流量,缩小脑梗死体积,对防止中风慢性脑结构和功能损伤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而除了以上一些主要的作用机制外,干细胞还可改善和预防“三高”,治疗高血压并发症,调节高血糖,改善高血脂,干细胞通过分化诱导为健康的细胞,在机体发挥各种作用,维持机体状态的稳定,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由此可见,干细胞调理各种脂类代谢功能,能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等指标,提高机体的糖代谢功能,有效降低低血糖水平,提高机体能量的供给和消耗平衡功能,从而达到改善高血脂症状,帮助预防或干预脑中风、冠心病等风险,可以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调理与治疗,干细胞无疑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40岁男子脑梗偏瘫,错过溶栓,干细胞治疗完全康复
下一篇: 聚焦未来:CCTV专访“干细胞”是奇迹还是谎言?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