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间充质干细胞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改善病症
发布时间:2024-12-18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69
图片
图片

脊柱损伤

图片

01

图片
脊柱脊髓损伤是骨科或脊柱外科常见病,多由于车祸、高处坠落、工伤、体育活动等造成脊柱骨折甚至脱位,不仅破坏脊柱稳定性,而且可能压迫脊髓,造成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多伤情严重复杂,常合并胸、腹及盆腔脏器伤,处理上难度大,常出现严重的的并发症,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出现截瘫,预后差。生活质量低下,甚至终生丧失劳动能力。长期以来,因缺乏有效神经功能保护和修复手段,SCI成为困扰科技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图片

再生医学与细胞疗法的兴起

图片

02

图片
随着再生医学和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广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从新生儿脐带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们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还表现出强烈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这些特性使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治疗脊柱损伤等难治性疾病的理想选择。
今年5月,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Safe Reversal of Motor and Sensory Deficits by Repeated High Dos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通过重复高剂量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逆转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缺陷)”的文章。
该研究中,患者是一名43岁男性,他从相当于3层楼梯的距离跌倒,根据MRI和CT成像显示,他的T11-12椎体水平的脊髓几乎完全横断,导致T10水平以下的所有区域均出现完全感觉功能丧失,并伴有大便失禁和尿失禁。经过15个月的物理疗法后,他报告没有神经系统获益经过患者同意后,参加了该项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NCT04288934),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了慢性创伤性完全性SCI患者鞘内输注脐带来源M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入组后,通过腰椎穿刺,在L4-L5椎段进行鞘内输注MSCs,开始输注4剂,每剂细胞量为1.18±4×108,每次间隔1个月。随访一年,发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后,研究组再次使用2剂同样剂量的MSCs,并观察进一步的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①安全性:在25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没有报告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每次输注后,患者报告有中度背痛(用镇痛药缓解)和轻度痉挛。
②神经功能:患者的ASIA等级在随访3个月时,从基线的A级提高到C级,并在接下来的22个月中趋于稳定。此外,患者在3个月时,建立了自主肛门收缩,并在12个月的随访中建立了部分排尿控制,且这一改善在研究结束时仍很明显。
图片
③ASIA评分变化:根据轻触和针刺敏感度的ASIA评分进行评估,到研究随访期(25个月)结束时,患者的感觉功能从72分逐步改善至96分(图1)。
图片
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患者从基线的50分提高到15个月的71分,并且患者在搀扶下已恢复站立能力。在25个月时,患者运动功能逐渐下降至57分,研究人员认为分数下降可能与停止MSCs干预有关(图2)。
生活质量使用脊髓独立测量III (SCIM III)问卷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SCIM III评分从基线时的32分提高到25个月时的57分。


图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柱损伤的机制

图片

03

  1. 神经再生与修复: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从而补充受损的神经组织。

    • 它们还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突触形成,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2. 抗炎与免疫调节: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脊柱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

    • 它们还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为细胞治疗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3. 血管生成与血运重建: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 它们还能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改善损伤区域的血液循环,为神经再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脊柱损伤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们通过神经再生与修复、抗炎与免疫调节以及血管生成与血运重建等机制,显著改善了脊柱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相关研究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成为治疗脊柱损伤等难治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免疫细胞:肺癌治疗中逆袭的 “生命卫士”
下一篇: 40岁男子脑梗偏瘫,错过溶栓,干细胞治疗完全康复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