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人体的构成基础是细胞,细胞不仅是塑造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元,更是实现各项生理功能
发布时间:2025-09-03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09
当一场意外导致脊髓损伤,瘫痪在床的日子里,每一次翻身、每一次排尿都可能成为奢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130万脊髓损伤患者,且每年新增5-7万病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沉重负担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渴望。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案例,或许能为这个群体带来一丝希望。
图片
01
脊髓损伤:不止于瘫痪的痛苦
脊髓损伤被公认为重度肢体残障中最痛苦的一种情况,其中90%源于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外伤因素。当脊髓受到损伤后,不仅会导致双下肢或四肢瘫痪,更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患者困住。
泌尿系统感染是最常见的困扰之一。脊髓损伤后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排尿异常,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这不仅带来不便,更增加了感染和结石的风险。长期卧床还会导致骨质脱钙,进一步促使泌尿系统结石形成。
压疮(褥疮)是另一个潜在威胁。瘫痪患者皮肤感觉丧失,长期压迫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皮肤坏死形成压疮,严重时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呼吸系统感染、肌肉痉挛、慢性疼痛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共同构成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多重挑战。
在功能障碍方面,脊髓损伤患者面临的不仅是运动功能的丧失:颈段损伤导致四肢瘫,胸段以下损伤导致截瘫;感觉障碍表现为麻木、疼痛或过敏;大小便失禁几乎是必然出现的问题;许多患者还会出现损伤部位以下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
图片
02
传统治疗的局限与新希望的出现
目前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调控和传统康复治疗等。这些方法在维持肌力、预防肌肉萎缩、改善部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想要实现实质性的功能突破却非常困难。
医学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的自然恢复主要发生在损伤后的前3-6个月,到1年后基本进入平台期。这意味着对于损伤超过1年的患者,传统治疗能带来的改善空间可能十分有限。
干细胞疗法的出现,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报道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案例:一名慢性创伤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5年后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获得了显著的功能改善。
图片
03
案例解析:从完全瘫痪到部分生活自理
这位患者属于最严重的AIS 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意味着损伤平面以下完全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在接受治疗前,他已经瘫痪5年,且在过去4年中瘫痪没有改善。
治疗采用了鞘内注射方式,共进行6次间充质干细胞注射。这种干细胞来自脐带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们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比成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具活性;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减少了排斥反应的风险;其分泌的多种营养因子能为受损神经提供修复环境。
安全性与副作用
在25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每次注射后仅报告中度背痛,可通过止痛剂缓解,且有轻度痉挛持续24小时。
神经功能的显著改善
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ASI A分级从最严重的A级提升到C级(不完全性损伤),并在随后的22个月中保持稳定。这意味着他重新获得了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
更令人鼓舞的是,患者在3个月时出现了自主肛门收缩,这是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12个月时建立了部分排尿控制能力,且这种改善一直持续到研究结束。
感觉功能方面,通过轻触和针刺敏感度评估,患者的ASIA感觉评分从基线时的72分逐渐提高到25个月时的96分,意味着他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正在逐步恢复。
图片
运动功能的波动与坚持
在运动功能上,患者的评分从基线50分提高到15个月时的71分,此时他已经能够在他人帮助下站立。然而在25个月时,评分下降到57分。研究人员分析,这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全国封锁和活动限制相关,缺乏持续康复训练影响了运动功能的维持。
即便如此,患者右侧肢体的运动能力仍从0分提高到10分,显示出神经功能的实质性恢复。
图片
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用脊髓独立性测量 III(SCIM III)问卷评估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从基线32分提高到25个月时的57分。最显著的改善是:他不再需要留置导尿管,恢复了膀胱括约肌控制;在栓剂帮助下,排便从不规则变为规律;更重要的是,他重新获得了独立穿衣的能力。
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改善——从完全依赖他人照料到部分生活自理,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家庭负担都有着深远影响。
04
干细胞治疗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间充质干细胞能带来这样的改善?研究表明,这些干细胞的治疗潜力主要来自其"旁分泌活性"—— 它们能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和因子,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图片
这些分泌物就像一群"修复工程师",能够调节损伤部位的微环境,抑制慢性炎症,阻止细胞凋亡,同时刺激内源性祖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对于脊髓损伤来说,这意味着减少瘢痕形成,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与胚胎干细胞不同,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来自脐带组织,属于医疗废弃物,不存在伦理争议;同时它们具有低免疫原性,适合异体治疗,可作为"现成产品"随时使用,无需等待自体细胞培养。
05
写在最后
对于130万脊髓损伤患者而言,每一个功能的微小改善都意味着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从需要他人协助穿衣到能够独立完成,从长期留置尿管到恢复自主排尿控制,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动作,对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却意义非凡。
干细胞治疗为脊髓损伤的康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我们仍需保持科学审慎的态度。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完善的治疗方案问世,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干细胞疗法治愈糖尿病现曙光,59% 患者药量减少 30%
下一篇: 干细胞如何为人体各大系统 “焕新赋能”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清源干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