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疗法有效干预多种儿童疑难疾病
发布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3

关于干细胞

近日,研究人员在《个性化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治疗新生儿难治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该综述总结了干细胞在新生儿难治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表明,干细胞因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其抗炎、抗凋亡、减轻氧化应激、促进再生的能力,在治疗难治性新生儿疾病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图片
图片

干细胞治疗儿童脑瘫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估计,每1000名足月出生的婴儿中就有1.5名会患上这种病。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和生存能力,还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瘫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2011年的一项中国研究中,研究者对40名脑瘫患儿进行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输注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治疗,同时配合常规的神经营养药物和物理康复治疗,并进行了6-12个月的随访。

结果显示,患儿出院6个月后,其运动功能较出院时有了明显改善。该案例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10卷第5期,标题为《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40例报告》。

图片

干细胞治疗儿童自闭症研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潜在病理机制,例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脑血流不足和神经炎症,都可以成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目标。干细胞治疗作为自闭症新的治疗方式,逐渐被接受。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治疗自闭症的作用:

#1

改善脑灌注


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介质,促进颅内新生血管生成,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内缺血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脑内受损的神经细胞。

#2

调节机体免疫和抗炎功能


调控T细胞和NK的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增加NK细胞活性。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干扰素γ ( IFN-γ) 并降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3

通过旁分泌作用


动员自身神经干细胞,促进活化,重新启动修复机制。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保护神经组织免于变性和凋亡,释放神经营养蛋白,抑制神经元凋亡,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诱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换,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抑制氧化应激分子。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细胞,不会在体内长期存活,干细胞修复机制重启是细胞治疗结束后,病情继续改善。

图片

干细胞治疗儿童GVHD研究

什么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用所有人都能听得懂的话简单点讲,就是“排异反应”,不过是器官/血液捐献者的免疫细胞对被移植者的“攻击”。它可能发生在器官移植时,可能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甚至输血也可能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2024年12月,美国FDA批准开发的Ryoncil(remestemcel)上市,用于治疗2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FDA的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FDA批准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疗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也报道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试验结果。研究人员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图片

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疗效。由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同时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效应,对原发病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图片

干细胞治疗儿童肺病研究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又称新生儿慢性肺疾病(慢性肺病,CLD),是一种50%左右的早产儿均可发生的肺部疾病,婴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早产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减缓肺泡纤维化、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高氧导致的肺损伤。

2021年5月,《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记录,通过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形式,入组了23~28孕周的早产儿,并为他们随机分配(1:1)接受干细胞(1×10^7细胞/kg,n= 33)或安慰剂(n =33)。这些早产儿均存在呼吸恶化,并且在出生后5~14天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减轻高氧性肺损伤,如肺泡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受损,而这些婴儿在之后长达2年的随访期间未发现与呼吸、生长或神经发育不良有关不良反应事件。

图片
图片

干细胞治疗儿童糖尿病研究

Ⅰ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并且患者人数正逐年增加。Ⅰ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自体的免疫细胞攻击自体的ß细胞,导致胰岛功能受到破坏。

“现代医学正日益关注在早期甚至首现临床症状前进行干预。”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Piotr Trzonkowski教授表示,“通过在疾病发展的最早阶段进行治疗,我们预期将获得极具前景的结果——甚至可能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就阻止疾病进展。”在国内也有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分别对15名(附院)和53名(鼓楼医院)参与者进行了静脉输注,报告了显著的结果,输注后接受治疗的患者胰岛素需求出现逆转。特别是在鼓楼医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团队的研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降低了HbA1c,治疗后24个月观察到内源性胰岛素水平和增加,MSC治疗组40.7%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几乎是对照组的2.5倍。

发表于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的一项I/II期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纳入了21名患I型糖尿病的儿童患者,探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诊断的I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结果表明,这种治疗是安全的,并显着减少了低血糖发作的次数。

图片

间充质干细胞改善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肽水平,将血清细胞因子模式从促炎转变为抗炎,增加了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改善了生活质量。

关于免疫细胞

图片

免疫细胞:儿童肿瘤与免疫缺陷的“狙击手”

2025年8月,医学界迎来了一项可能改变数百万儿童命运的重大进展。PolTREG宣布,他们已为首位高风险儿童注射了新型细胞疗法,目标是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这项名为“Pre-Treg”的II期临床试验将招募150名3-18岁的高风险儿童,这些孩子虽然携带易感基因且出现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采用调节性T细胞,通过重新平衡免疫系统,阻止其攻击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

图片

首个接受免疫治疗白血病儿童已无癌生存13年

图片

Emily是全球第一位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的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儿童。13年前,这位身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小女孩在生命垂危之际接受了免疫疗法,治疗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她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彻底消失了。在这之后每年的5月10日,Emily都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无癌生存的照片。今年的5月,Emily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照片庆祝自己20岁生日,配文“13 years cancer free yesterday + celebrated being 20 today“。

免疫细胞是人体的守卫军,同时也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武器。免疫细胞疗法,其原理就是科学家从外周血中提取出NK细胞,并通过“设计”NK细胞,给它安装了一个具有“雷达”功能的“插件”-CAR,使其能够精准的识别癌细胞并杀死癌细胞。

END

随着细胞治疗时代的到来,而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正成为儿童疑难疾病的"破局利器"。从瘫痪到行走,从沉默到发声,从终身用药到疾病预防,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医学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干细胞疗法修复新生儿缺陷新进展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创新探索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清源干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