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它涵盖了一系列慢性呼吸障碍,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同时也涉及其他类型的气流受限性疾病,例如肺大泡和肺纤维化。该疾病往往逐渐进展,可能进一步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功能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多由长期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属于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诊断标准为连续两年、每年持续至少三个月的咳嗽、咳痰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多痰、呼吸不畅和胸闷,气道因持续炎症而产生过多黏液。
肺气肿是一种慢性肺部病变,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扩张、肺泡壁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患者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气体滞留,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运动耐力下降和长期咳嗽。
肺大泡多与肺气肿并存,其形成是由于局部肺泡结构损坏、融合,并与气道之间存在活瓣机制,使空气易进难出,导致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周围正常肺组织,甚至引发气胸。肺大泡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加重呼吸障碍。
该病以肺部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形成瘢痕组织为特征,属于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疲劳和体重减轻,肺换气功能显著受损。
作为肺气肿的并发症之一,肺大泡可通过干细胞治疗实现一定程度的组织修复。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肺实质细胞的潜能,可替代受损区域,填补结构缺损,从而增强肺的弹性与功能,降低肺大泡的进一步发展风险。
干细胞显示出良好的抗炎与组织修复功能。它们能够调节局部炎症反应,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肺组织损伤。同时,借助旁分泌机制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肺泡结构的修复与再生。
气道阻塞是COPD的核心病理表现之一。干细胞通过分泌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气道内皮修复、抑制异常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通畅性、缓解气流受限。
在该类疾病中,干细胞发挥抗纤维化及免疫调节作用。它们可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延缓纤维增生进程,同时促进损伤肺组织的再生与结构重建,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干细胞能够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咳嗽、咳痰及气道高反应性等症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多家机构联合在期刊《Chest》上发表了一项题为《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COP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该试验针对中重度COPD患者,使用来自脐带组织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方案为每月输注一次,共四次,每次细胞量为1亿个单位,研究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随访。
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均完成全部输注,74%的患者完成两年随访。在整个研究期间,未发生与干细胞输注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案例,治疗组在多项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中显示出改善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干细胞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全身性炎症状态得到缓解。
该项涵盖62例患者的临床试验表明,重复输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对中重度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显示出症状修复与功能改善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