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苏先生术前术后情况
患者苏某,男性,45岁,乙型肝炎感染10余年,肝硬化2年。因乏力、食欲减退3周入院,慢性肝病面容,面色晦暗,下腹部轻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入院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 Ab(-)。患者患病期间间断接受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一月内转氨酶迅速反弹,病情即出现反复加重的情况。患者出现严重腹胀和双下肢水肿时,曾接受白蛋白输注治疗,约三个月一次。既往出现两次消化道大出血,予以相应止血、保肝、输注血液制品和白蛋白保守治疗后缓解,未予外科手术治疗。
术前超声报告

术后六个月超声报告

术前影像学报告

术后六个月影像学报告
患者2:李女士术前术后情况
患者李某,女性,59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0年,肝硬化病程3年。因腹部胀满1周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面色晦暗,皮肤黄染伴瘙痒。腹膨隆,肝区压痛,液波震颤(+),双下肢水肿。提示患者出现黄疸,腹水量>3000ml。入院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 Ab(-)。患者既往间断接受不同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和中药保肝治疗,更换药物或停药后即出现病情反复加重,各项指标不稳定的情况。患者每四个月定期接受一次白蛋白输注,输注后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厌食和腹胀等症状缓解,但一个月后即与输注前感觉无明显差别。既往出现三次消化道大出血,均为冬季进食较坚硬食物诱发,予以相应内科保守治疗约2周后缓解。患者坚决反对接受外科血管套扎等手术治疗。
术前超声报告
术后六个月超声报告
术前影像学报告
术后六个月影像学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