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临床应用与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与案例 -> 临床应用与案例  
 
干细胞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
发布时间:2016-01-04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26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特点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B细胞存在,导致B细胞多克隆活化淋巴细胞,由此产生的自身抗体等细胞因子释放。其中最具有临床特征的是狼疮性肾炎。常规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如糖皮质激素治疗,环磷酰胺(CYC)和霉酚酸酯(MMF),可控制大部分疾病,但不是所有的患者狼疮性肾炎都有效。有一部分狼疮肾炎患者的疾病或者不敏感或复发。尽管不断进行化疗,其预后仍然不佳。在过去的十年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被报告为一个充满希望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缓解狼疮的目的,但复发率和毒性很高,因此,期待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比目前的方法更有效、更安全。
目的:脐带源(UC)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MSCs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还没有足够多的数据。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异体干细胞植在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治疗方法: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例。对标准治疗无效或威胁生命的脏器并发症。对移植前后的狼疮活动指数(SLEDAI) 进行评价。

上海本正干细胞治疗效果: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异常免疫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抗体全部阴转,肾功能、尿常规恢复正常。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改善血清学方面有作用。试验为治疗严重和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数据。


详细资料
1.病例选择
(1)入选条件:<60岁;所有入选患者符合对SLE风湿病学会标准11项中的至少4项。该合格标准包括狼疮活动指标。疾病常规治疗6个月无效;病情进展,脏器损害危及生命;移植后有可能改善生活质量;主要脏器功能可耐受移植。
(2)排除条件:明确感染,不能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肺功能检查明显异常;肾脏明显缩小,肾皮质厚度<0.8cm;血肌酐>442μmol/L。符合条件的病例2例,男、女各1例,均合并狼疮性肾炎Ⅳ型。
(3)1例有狼疮性肾炎、浆膜炎、白细胞减少、关节炎。另一例有狼疮性肾炎、浆膜炎、血小板减少。狼疮活动性评分>12分。
2.细胞来源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自健康分娩孕妇的脐带血,进行分离、提取、培养、扩增后制成细胞悬液。
3.干细胞回输
输入前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开路,接干细胞悬液,最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输入过程中应反复摇匀干细胞悬液,以免出现凝集,堵塞管路。

4.疗效观察
分别在移植前和移植后1,6,12个月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19)风湿谱(ANA)进行跟踪随访,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的变化。
5.治疗效果
(1)造血和免疫重建2例患者分别在移植后6d及7d复查,白细胞最低点为3.2×10^9/L,血小板最低点为18×10^9/L,淋巴细胞最低点为0.02×10^9/L,血红蛋白最低点为96g/L、移植过程中未输注红细胞、血小板。
(2)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未出现发热、出血性膀胱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3)移植后临床症状变化移植后2d,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随访12个月,没有复发,均已分别恢复日常工作、学习。
(4)移植前后有关实验室检查的改变移植后6个月患者狼疮相关的抗体均逐渐转为阴性,补体C3、C4在移植后升高,尿蛋白逐步降低,随访12个月时患者补体C3 均升至正常,24h尿蛋白定量降至0.15g以下。
(5)移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经移植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逐渐升高,尤以CD4、CD19 最为显著,


讨 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内分泌异常、免疫系统紊乱等多因素相关。目前治疗主要手段是依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但只能部分控制疾病活动,不能治愈,尤其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显著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脐血、脐带、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临床研究和应用较多的间充质干细胞之一。它来源于脐带,易于获取,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伤害;且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传代稳定;其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数量均能得到保证,即质量、数量可控; 不受伦理、道德及法律方面的争论与限制;相对纯净,与干细胞输注相关的病毒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率远低于骨髓移植;人脐带MSCs 不表达或低表达免疫排斥相关标记,免疫原性低,是一类低免疫原性细胞,不需经过严格配对使用,适宜于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原理有两方面,一是在预处理时,通过大剂量化疗或全身照射摧毁患者的异常免疫系统,对自身免疫病起缓解作用;二是移植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重建正常的免疫系统。在免疫重建中阻断自身抗体的产生或诱导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后者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EE 并使其长期缓解的原理。
非清髓的MSCs移植(MSCT)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可能是抑制潜在的免疫干扰,从根本上改变免疫系统。调节性T 细胞是由原始CD4T分化而来的细胞亚群。最近十年来,关于T细胞在控制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的研究证实,活动期SLE 患者存在T 细胞功能的不足,但可以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诱发疾病缓解。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上调CD4 的百分比。
总之,我们提供直接的证据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重要影响,至少在短期内是安全的,有效的。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需要更多患者、长时间的随访,并与标准治疗比较,以确定这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上一篇: 肺纤维化如何治愈之干细胞治疗
下一篇: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病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清源干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