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放开,对于许多年龄接近40岁的女性来说,她们却因为卵巢早衰失去了再生育的能力。我院在教授的带领下,应用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课题已经经省卫计委正式批准立项,并于近期启动,开始第一次应用于临床转化的学术研讨,并向社会召集卵巢早衰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对年龄在40岁以内,却早早失去生育能力的女性来说,这项研究无疑为她们带来了新的曙光。
卵巢早衰已成妇科常见病
卵巢早衰指妇女青春期发育后,40岁前发生,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其症状近期表现为面部潮热、情绪波动、易怒等围绝经期综合症,生育方面表现为闭经、不育,远期可出现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压力增大,卵巢早衰已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病。
卵巢早衰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都非常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女性在30到40岁之间,正值青春壮年期,如果患有卵巢早衰,还会失去生育能力,对患者心理影响很大,正是在这个年龄段之间,发病率非常高,达到了1%以上。卵巢早衰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的激素治疗后期副作用较大,针灸、中药等治疗均难有满意疗效。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希望
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旁分泌、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移植颗粒细胞凋亡、改善卵巢功能的能力,有望成为治疗卵巢早衰、卵巢功能低下的新方法。
据了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广、获取容易、扩展能力强、免疫原性低、能归巢、无医学伦理争议等优点,成为再生医学、干细胞疗法中主要选择细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