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肺外结核中大约有5%~1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近年来,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AIDS病患者的增多,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高。
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症,颅内压增高在早期由于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映,脑脊液生成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形成交通性脑积水所致,颅内压多为轻、中度增高,通常持续1~2周。晚期蛛网膜、脉络丛粘连,呈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明显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严重时出现去脑强直发作或去皮质状态。
颅底炎性渗出物的刺激、粘连、压迫,可致脑神经损害,以动眼、外展、面和视神经最易受累,表现视力减退、复视和面神经麻痹等。
因患结核性脑膜炎引起视神经损伤而失明十一年的汤某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能分清各种颜色,真正感受到了世界。
十一年前,二十岁的汤某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三个月后视力逐渐出现减退,慢慢的双眼视力逐渐消失,右眼仅仅有光感,靠盲人手杖才能行走。2015年6月汤某的家人了解到干细胞可以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随后便来到我们医院就医,通过我院医生的检查发现,他的左眼视力为0.015,除了黑白色外看不清其它颜色,右眼没有视力,只在开、关灯的瞬间能有光感,汤某看不清主要是因为结核性脑膜炎引起视神经损伤造成的,经过会诊讨论,我院决定为汤某进行干细胞治疗。经过干细胞治疗后,汤某病情好转,目前汤某不仅丢掉了盲杖,左眼视力恢复,还能分清世界地图上的红、黄、蓝、绿,右眼视力也有所好转。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将健康的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利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的能力来修复患者体内受损的细胞,从而达到机体功能重建,治疗患者的目的。“干细胞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根据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类型的成熟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源泉,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后备储备,参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或正常神经细胞凋亡的更新。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入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受损神经组织的结构重建、相应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所以患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效果是明确的、理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