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损伤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挽救许多病患的生命。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及其他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已经在许多国家开展,截至2011年11月20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试验登记网站(www.clinical trials.gov)数据表明,已经登记的MSC临床试验共有203项,其中骨髓MSC临床试验103项,脐带胎盘MSC临床试验37项,脐带MSC临床试验20项,脂肪MSC临床试验16项,涉及几十种疾病,包括血液病、骨与软骨相关疾病、心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皮肤疾病、肺病、肾病、肝病、床上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眼科疾病等。随着国内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批准了多项临床试验,走入了间充质干细胞核心技术研发的舞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如下疾病的临床实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l
心肌梗塞 l
移植物抗宿主病
l
糖尿病 l
骨质疏松、骨坏死、骨囊肿
l
半月板损伤 l
狼疮性肾炎
l
节段性回肠炎 l
肝硬化、肝衰竭、肝再生
l
多发性硬化症 l
系统性红斑狼疮
l
帕金森综合症 l 脊髓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