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临床应用与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与案例 -> 临床应用与案例  
 
远离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发布时间:2018-07-06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165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病人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从肉体到精神几乎无一幸免。 

  • 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达9840万。

  • 3%为Ⅰ型糖尿病患者。

  • 97%为Ⅱ型糖尿病患者。

  • 此外还有约1.484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 到2035年,预计中国将有1.43亿糖尿病患者,居全球首位。

  • 每年与Ⅱ型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从2013年的150万人上升到2025年的420万人。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主要是由组织细胞退化产生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导致调节功能受损,或胰岛素细胞遭受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断激增,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足(足部坏疽、截肢)病变率高达40%;

糖尿病神经病变率高达35%,病程长的病友中约有50%并发神经病变;

糖尿病MAU病变率高达34%;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变率高达32%;

糖尿病眼病(模糊不清、失明)病变率高达28%;

Ⅱ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达25.3%,发生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达4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已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亮点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一旦诊断成立需终身依赖胰岛素,然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类医学难题。


同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加细胞内运糖蛋白的敏感性,促进胰岛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


糖尿病现状迫切全球权威专家呼吁细胞技术的潜力

据统计,全球最贫穷的三分之二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反而更高。更加形象的描述是,在今天的中国,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有患糖尿病的风险,世界范围内,在拉丁美洲,中东地区和非洲的部分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突破性在于,其生产了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该项技术的发现其价值可等同于发现抗生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的作用。


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小、不良反应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到达四肢最远端,而右侧股动脉穿刺胰腺血管插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则是通过临床上己经相当成熟的介入技术,直接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送到胰腺血管,修复胰岛功能。


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可行,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条新思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正有望成为治愈糖尿病的真正福音。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治疗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治疗(目前入组一半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减少T2DM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24周时的HbA1c水平。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技术是彻底治疗糖尿病的希望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向各种细胞分化。目前专家们已经实现了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胰岛β细胞,并成功移植入临床动物体内。但该项技术还需解决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问题,需要结合抗排异药物进行治疗。 

上一篇: 用干细胞拯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半颗心脏”
下一篇: 干细胞成为自闭症儿童的“欢乐颂”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