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 定义为腹压增高时的不自主漏尿,不伴有膀胱收缩。
它影响了全球2亿多人,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妊娠、分娩、绝经、肥胖、便秘及吸烟等均是女性SUI的危险因素;而男性SUI通常为医源性,如由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
尿失禁主要分为3种类型: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
而这种名为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病症是指打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相当高,并且随着年岁增长而逐步增高,老龄女性中的发病率超过七成。
实际上,尿失禁只是诸多泌尿系统疾病中相对轻微的一种,诸如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尿结石、尿道炎等病症早已折磨着无数病患。
而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慢性肾病、间质性膀胱炎、尿道疾病、尿失禁等疾病的患病率上升了12%,患病率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总人数超过3000万。
其中,中青年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32.4%,这种病症的“青少年化”尤其值得我们警惕,毕竟三不五时地熬个夜、出去吃一顿烧烤已经成为许多中青年的生活常态,饱受高钠饮食和酒精刺激的肾脏确实有苦说不出。
女性尿失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较成熟,微创简便,疗效确切,但可能出现并发症或者疾病复发,因为吊带材料能导致如排尿困难、下尿路综合征等症状以及吊带侵蚀、尿道周围慢性炎症等并发症且长期观察发现临床治愈低。
尿道周围注射填充剂,如牛胶原蛋白, 短期临床治愈率 66%~79.3%,注射填充剂治疗约2年后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且注射填充剂材料可能会导致尿道周围脓肿、排尿功能障碍及肺栓塞等并发症,费用也较为昂贵,临床上难以广泛应用。
由于上述不同的治疗方法均有其明显的缺点,寻找一种无创、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发症少的治疗措施,是未来治疗女性尿失禁的发展方向。
干细胞的高效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一向为主流医学界所称道,干细胞疗法用于保持组织器官稳态和修复损伤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也是有目共睹。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可分化为骨骼、软骨、脂肪、骨髓造血等组织的多能选手,它是名副其实的“种子细胞”。
在美国国立卫生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收录的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肾脏疾病的临床试验多达108项。
早在2004年,德国因斯布鲁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少量胶原作为载体、向患者的尿道粘膜下层和横纹括约肌注入干细胞,以期修复修复粘膜萎缩以及重建肌肉,其中有83.3%的受试者(35/42)的尿失禁症状大为好转。
8名有压力性尿失禁病史且症状无明显改善的女性患者,从脐带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并于尿道旁局部注射。
12个月后通过尿垫试验、膀胱容量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发现6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名患者完全痊愈,另2名患者通过尿垫试验发现症状缓解50%,而且没有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该研究提示,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道周围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目的。
在2014年,Stangel–Wojcikiewicz针对1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开展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治疗,经过为期两年的治疗,干细胞回输能够改善半数以上患者的症状。
伊朗的研究人员2017年通过尿道镜下经尿道和经阴道途径向尿道周围区域注射干细胞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10名女性患者在干细胞注射24周后,尿失禁症状有所改善,该项研究表明干细胞注射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尿失禁在人群中很常见,尽管有许多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很少有人寻求治疗。临床医生应优先检查尿失禁,识别和治疗可改变的因素,将患者的偏好纳入评估和治疗。
例如可以先进行无监督的盆腔肌肉锻炼,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以减轻症状,减轻体重,充分饮水,定期排尿,以减少急迫性尿失禁的发作,之后进行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当发现潜在的病理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的进行专科治疗。
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干细胞治疗在替代和恢复组织器官功能的疗效上更加值得期待,我们可以期盼在未来能够依托于干细胞医疗产业来缓解或治愈更多泌尿系统疾病。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