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干细胞成为治疗高血压并发症新手段
发布时间:2023-02-07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815

图片

国人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医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0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心力衰竭 89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下肢动脉疾病 4530 万,高血压2.45 亿。

图片

2017年中国农村居民(图11A)和城市居民(图11B)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研究显示,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 2009 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强调,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

图片

1990~2017 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报告》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 10 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位居榜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每年死亡人口的23%是死于冠心病和卒中,在我国,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最主要病因。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图片

高血压主要表现是:头痛、头晕、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或太阳穴搏动感等;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失眠、健忘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情绪易激动等神经功能症状。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图片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高血压的传统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以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但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导致的饮食起居不规律、不可避免的熬夜、应酬等行为使该治疗方法无法有效进行。

图片

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因为药物种类繁多,不同机体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较大,患者常处于“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加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长时间使用机体也会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

图片

干细胞与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心脏和血管功能的退化,高血压也是如此。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以从根本上增加高血压的治愈率;干细胞还能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减轻并发症。

图片

人体的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所构成,内皮细胞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平面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图片

当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脱落或功能缺陷时,血管中的血小板就会产生堆积,并且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数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栓以及高血压的形成。而且,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导致血栓和血管破裂出血。

①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功能

干细胞可以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的功能,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多种活性物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的功能。干细胞还可以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预防和修复动脉硬化,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

图片

② 新生心肌细胞,恢复心脏功能

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工作型心肌、传导型心肌和分泌型心肌细胞所构成。工作型心肌有节律的收缩完成了心脏的射血功能;传导型心肌产生冲动并传导到各心房、心室;分泌型心肌细胞产生心钠素、脑钠素、抗心律失常肽等活性物质调节心脏和血液。

图片

当功能受到影响,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心脏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或功能缺陷时,干细胞可分化、再生成工作型心肌细胞、传导型心肌细胞和分泌型心肌细胞,全面恢复心脏的各项生理功能。干细胞对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肌疾病、冠心病、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干细胞对高血压并发症的临床案例

 案例1:干细胞改善高血压并发症——脑卒中
2014年,合作医院神经内科针对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16例,脑梗死33例)的研究结果发布。这项研究采用的是靶向注射间充质干细胞的方式,每周1次,共改善2次,并进行追踪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1、6、12个月,患者NIHSS(日本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降低,FMA(运动功能)和MBI(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治疗12个月后复查头颅MRI和肿瘤标志物,结果均未见异常。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发布间充质干细胞静脉回输改善慢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和普通改善(对照组),对患者改善前以及改善后第12、16、24、36和60周进行追踪检测,随访一年后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是安全的,且有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2020年,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数据,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一款干细胞新药申请获得临床治疗默示许可,药品名称为“缺血耐受人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

案例2:干细胞改善高血压并发症——心衰

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症状,也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号称心血管领域的“头号杀手”。一项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衰的技术已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成心肌前体细胞,实现心肌细胞再生,从而达到改善心衰的目的。

图片

2018年8月,《循环研究》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公布了干细胞疗法CardiAMP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结果——队列研究中前10名患者的改善结果令人满意。这是首次公布干细胞改善心力衰竭关键性试验的结果数据。
改善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有所改善,相对改善率为20.5%;心脏功能分级改善——40%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了1个级别;与基线值相比,六个月时MLHFQ(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改善问卷)评分呈正趋势,相对改善了31%,这比常规治疗的改善程度要更大。 
案例3:干细胞改善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
合作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案例,在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改善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5.0%,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 P<0. 05) 。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语言25vs13例,肌张力20vs12例,肌力23 vs10例) (均P<0. 05) 。细胞治疗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脑出血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语言、肌张力、肌力功能。
经过各项临床治疗得出结论:干细胞对改善高血压以及其并发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回输干细胞分化产生不同调节机制中的各种功能细胞,替换异常的功能细胞,恢复其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未来在经过更加严密的临床治疗验证后,干细胞有望让您从此彻底摆脱“高压”带来的烦恼。

图片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图片

上一篇: 回输免疫细胞,可逆转T细胞衰竭状态!
下一篇: 干细胞修复肾损伤,“逆转”肾病指数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清源干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