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杨先生
患者杨某,男,27岁,主因:“双下肢活动障碍伴二便失禁7个半月。”入科治疗。患者于2013年05月01日不慎从3米高处跌落,导致腰椎1节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腰椎1节脊髓挫伤。伤后患者双下肢感觉丧失,双下肢完全性瘫痪,二便失禁。当地医院行后路椎板切开减压钛板钛钉内固定术。
2013年06月曾于我科接受第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第一疗程术前情况:
1、 腰部力量弱,独坐时易躺倒。
2、 双下肢完全性瘫痪,无法站立及行走。
2013年12月再次就诊于我科接受第二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
第二疗程术前情况:
1、腰部力量增加,独坐时重心稳定,身体上部可活动范围增大。
2、可携带肢具站立,并在辅助助行器时可行走。
患者2:王先生
王龙奎,18年前不慎从高9米高处跌落,伤及胸椎,当地医院胸椎CT提示:胸椎12节骨折伴相应节段脊髓损伤,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遗留双下肢感觉及活动障碍,二便功能减退。患者长期活动不良,足跟、足趾、骶尾部出现褥疮,经过八次手术,仍未治愈,现已伴发骨髓炎。
治疗前情况:
1、 双下肢肌力减退,独自站立及行走困难,行走时身体摇摆,独行4米左右。
2、 无法完成上下楼梯,抬腿行走费力,不能长距离行走,
3、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长期在身旁照顾。
4、 双下肢末端循环差,皮肤颜色晦暗。
5、 感觉平面在双侧髋关节水平。
6、 足跟、足趾、骶尾部伴发骨髓炎,形成溃疡面长期无法愈合、疼痛,影响睡眠。
2011年3月31日就诊于我科,间断行两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及一次双下肢肌肉内注射干细胞移植。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2013年8月于我科进行第二疗程治疗,治疗后情况:
1、 双下肢肌力增加,可单腿独自站立数秒,行走轻松,行走距离增加至30余米,支双拐可以行走较远距离。可独自上下楼梯,抬腿有力。
2、 肢体活动自如,生活自理。
3、 双下肢末端循环改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4、 感觉平面在双侧膝关节水平。
5、 足跟、足趾、骶尾部长期难愈合溃疡面愈合,双下肢疼痛症状消失。
患者3:刘先生
刘XX,男,45岁,2010年07月17在一次意外中伤及颈部,导致脊髓损伤(颈3节段)。遗留了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 2013年6月在我科接受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术治疗(4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
接受干细胞移植术前情况:
1、四肢力量差,右侧为重;
2、双上肢僵硬,高抬困难;
3、双手活动不灵活,伸握拳完成差;
4、右手写字困难,写出的字辨认困难;
接受干细胞移植术16天后情况:
1、右侧肢体力量较前增加;
2、右上肢僵硬程度较前改善,可比以前抬高;
3、双手伸握拳较前灵活;
4、右手写字较前协调,可轻松辨认写出的字体;
患者4:小吴
浙江湖州小吴,男,22岁,2011年6月9日摔伤导致第一腰椎损伤,康复治疗效果不明显,2011年9月(伤后三个月)在我科接受第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术,包括两次CT引导干细胞移植术及一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2012年5月来我科拟接受第二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
第一疗程术前:
1、小便不能自控,每次小便量较少,约100ml左右;
2、腰部力量弱,不能独坐;
3、腿部力量弱,右腿可稍抬离床面。
第二疗程术前:
1、小便可自控,每次小便量增加至400ml左右;
2、腰部力量较前明显增加,可在床上独坐,且较稳;
3、腿部力量增加,双腿可抬离床面,左右摇摆,且右侧较左侧明显;
4、可穿支具独自站立,依靠助行器缓慢行走。

脊髓磁共振显示腰1椎体骨折,相应节段脊髓损伤(箭头所指为损伤节段)
患者5:黄先生
患者黄志仁,男性,38岁,于2002年12月21日不慎自2楼楼梯滚落,当即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约30分钟后患者苏醒,自觉颈部胀痛,呼吸困难,四肢无知觉,不能自主活动,无抽搐。急送至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颈部MRI检查示:颈3-4、6-7椎体骨折并向后脱位。遂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头颅牵引、激素冲击等治疗。20天后,患者可自主呼吸,脱离呼吸机,出院。2004年3月25日行“经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0年5月接受第一疗程干细胞治疗,术前情况如下:
1、乳头水平下痛觉减退,肋弓下缘水平下痛觉消失,
2、双上肢可活动,不能举过肩,左手手指可略活动,余手指活动受限,双下肢可 屈伸,不能抬离床面,双膝关节活动时有停滞感,双下肢萎缩明显。
3、大小便前有憋胀感,小便自解,大便干燥,7天一解
4、体位性低血压明显,排汗障碍,体温调节异常。
第一疗程术后情况:
1、 体位性低血压改善,排汗恢复,体温调节正常。
2、 双下肢肌力较强明显增加,双膝关节活动增强。
3、 大便松软易解,2-3天一次。
4、 双上肢力量增加,可以抬举过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