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1:徐先生
徐X,男,40岁,2010年09月在车祸中导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3个月。醒后遗留了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功能障碍。2011年11月在我科接受第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术治疗(2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及1次头部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
第一疗程术前情况:
1、 左上肢力量差,不能活动; 2、 腰部力量差,不能独自坐起,辅助坐起后不能坐稳; 3、 左下肢力量差,辅助行走时左足尖拖地明显。
第二疗程(2012年11月)术前情况:
1、左上肢力量较前增加,可在床上挪动; 2、腰部力量较前增加,可独自坐起并且坐立较前稳定; 3、左下肢力量较前增加,左足尖拖地症状明显改善,并可用手扶住栏杆独自向前行走。
患者2:小王
患者小王,男,28岁,湖北武汉人,2008年10月14日驾车时发生车祸导致脑外伤,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昏迷5个月,之后于全国各大医院行康复治疗效果欠佳,2011年10月于我科接受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两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一次头部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1次静脉干细胞移植术)。
术前:
1、右上肢力量差,不能抬起;
2、腰部力量弱,坐在轮椅上时不能站起,并且辅助站起后腰部不能挺直;
3、右下肢力量差,辅助行走时家属较费力,并且行走时右下肢拖地、僵硬,不能抬起,需家属顶住膝盖和被动移动右下肢,才能勉强行走;
4、小便排出困难,需用手按压腹部辅助才能将小便排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术后:
1、右上肢力量增加,可将右上肢微微抬起;
2、腰部力量较前明显增加,稍微辅助一下便可在轮椅上站起,并且用左手抓栏杆也可站起,站立时腰部较前挺直;
3、右下肢力量较前增加,右下肢可自行抬起向前挪动,并且患者可左手扶栏杆独自向前行走;
4、小便可自行解出,并较顺畅,大便干燥较前改善;
患者3:君君
患者君君,2005年8月发生车祸伤及头部。导致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伴身体平衡性差6年半。患者住院18天,行两次腰椎穿刺及一次头部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出院前上述症状有明显改善。
术前情况:
1、头部、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双上肢意向性震颤。
2、右手持物不稳。
3、身体平衡性差,无法独站,行走不稳。
术后改善情况:
1、头部、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基本消失,双上肢震颤明显好转。
2、右手持物较术前稳定。
3、身体平衡性增加,可独站5-10秒。行走较前平稳。
患者4:李女士
李某,女性,36岁,脑外伤病史12年 。1997年1月29日行走时被汽车撞到,当即昏迷,急送至当地医院,诊断:重度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鼻饲及药物营养神经、脱水、促醒等对症处理。1997年5月复查颅脑CT示脑积水。给予双侧脑室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2个月(1997年7月)患者苏醒,整整昏迷了5个多月。
2011年3月于我科行第一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第一次干细胞移植前表现:
1、生活不能自理,小便失禁。
2、右腿僵硬无力,行走需人搀扶。
3、行走转弯时费力需人帮助。
4、右脚尖足明显。
5、右下肢无力,扶床仅能站立10秒。
患者第一次干细胞治疗后效果显著,2011年10月于我科行第二疗程干细胞移植治疗,第二次干细胞移植前表现:
1、生活不能自理,小便自解。
2、右腿僵硬无力改善,无需家人搀扶,可以缓慢行走。
3、行走可自行转弯。
4、右脚尖足消失。
5、右下肢力量增加,扶床站立20秒。
患者5:陈女士
陈女士,48岁,河南新乡人,“脑外伤后肢体活动不灵活4年”入院,陈女士四年前因车祸致脑外伤,手术治疗,昏迷10天,遗留严重的后遗症。2011年4月入我科接受干细胞治疗。
术前情况:
1、 四肢僵硬,肌张力高,左侧重,活动不灵活。
2、 语速慢,言语含糊,偶有呛咳。
3、 可独坐,但不稳,无法独立行走,行走需人搀扶,步幅小。
4、 双手精细活动差,持物差。
陈女士入院后,进行两次腰穿、一次头部立体定向干细胞治疗,
术后情况:
1、 四肢僵硬缓解,肌张力下降,活动较术前灵活。
2、 腰部有力,行走足跟着地。
3、 双手精细活动增加,自理能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