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临床应用与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与案例 -> 临床应用与案例  
 
克罗恩氏疾病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27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903

      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于1932 年由Crohn、Ginzterg和Oppenheime 最早描述,故得此名。本病又曾被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慢性肠壁全层炎”等。1973 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Crohn 病。其特点为病因未明,多于青年人,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可侵及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门,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并可侵及肠道以外,特别是皮肤。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多样化,病程缓慢,易复发。



      目前治疗方法包括三种:①营养疗法将糖类及蛋白质类分解成小分子后再给予是首选的营养疗法,并严格避免脂肪类物质。②药物疗法克罗恩氏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免疫异常引起的,所以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副肾皮质类固醇剂等进行治疗。③手术由于术后的复发率非常高,所以需将切除范围限定在最小范围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白细胞介素10 缺乏动物所致的自发性肠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表达于多种细胞,并参与肠炎的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聚集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肠道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以促进纤维及其他细胞增生并促进伤口愈合,而体内试验并没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创伤部位局部发生分化。



      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肠炎中可通过分泌并依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发挥作用。荷兰Duijvestein 等研究人员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罗恩氏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罗恩氏病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上一篇: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应用
下一篇: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应用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