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已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各类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心力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有望成为治疗心力衰竭较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方法。
2023年5月16日,《中华医学杂志》发布了我国首个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专家共识,以期规范和促进干细胞的应用和临床研究。

现阶段建议首选间充质干细胞(MSCs)用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其他种子细胞应用之前应对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临床前评估。
实施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关资质,干细胞的制备过程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确保持续稳定地制备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要求的干细胞制剂。
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为各类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Ⅲ级以上,超声心动图示LVEF≤0.4,BNP≥500 ng/L或NT-pro BNP≥2 000 ng/L。
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近十年来,虽然有关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有重大进展,但多为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病程发展,心力衰竭的治疗亟需新的策略。
而干细胞是机体内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治疗后可分化为心肌细胞,替换坏死的心肌细胞,帮助修复心肌功能。
同时,干细胞还可分化成新生血管,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此外,干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进入周围组织,诱导心肌修复,进而提高心室功能,改善灌注,促进心肌修复。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