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之一,它能引起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而成为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统计显示,2021年心脏病,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病为国人主要死因,其中心脏病死亡率第一次超过恶性肿瘤死亡率而成为居民的首要死因,死亡率为165.3/10万,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1/4。
尽管溶栓等药物治疗、支架的植入和心脏移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前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治疗所有心脏疾病或改善预后,而心脏移植还会有排斥反应的风险。
干细胞给心脏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策略,干细胞是一种自我更新能力强大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力,可在体外向心肌细胞、内皮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干细胞也可分化为新生血管帮助改善心脏功能。此外,干细胞旁分泌机制还可通过向周围组织释放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生长因子或者微粒等诱导心肌修复。这些物质可以促进再生过程,其中包括内源性干细胞活化,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凋亡和抑制肥大增生,从而改善心室功能和心肌修复。
1、315名心衰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后
死亡或住院的风险降低!
心力衰竭是心衰的简称,它是多种心脏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和心血管疾病“头号杀手”。药物,介入和外科心脏移植为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治疗状况,具有较大局限性。干细胞可使功能心肌细胞再生,是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治疗方法。2020年,一家再生医学中心的主任AndreTerzic博士发表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报告。本项研究涉及10个国家的39个医疗中心,315名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研究者将干细胞疗法纳入心力衰竭护理治疗标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安慰剂。本研究对病人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本实验结果表明干细胞治疗具有安全性,对其中左心室扩大晚期病人的治疗效果很好,这类病人经干细胞治疗死亡或者入院的几率减少,这表明干细胞有可能治愈衰竭心脏。
2、1148例患者数据显示
干细胞治疗心梗安全有效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梗死的心肌组织逐渐被缺乏弹性的瘢痕组织所替代,为了满足心脏收缩舒张的功能,发生代偿性心腔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发生适应不良性改变导致心室重塑,引起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虽然目前的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手段、冠脉搭桥手术等临床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病情,但并不能逆转疾病的发展。干细胞疗法为心肌损伤修复提供了有治疗前景的选择方向,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多向分化潜能和增殖能力,被视为理想的组织修复种子细胞。2019年,《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了一篇关于IL-33过表达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的研究成果,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的心功能并减轻炎症。2018年,《干细胞转化医学》曾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荟萃分析,尤其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通过23项临床应用1148例患者(包含了509例急性心肌梗死,和639例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数据分析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总体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显著的改善。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梗及缺血性心力衰竭总体疗效安全,积极,有效。总之,众多临床治疗结果均显示干细胞对于多种心脏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干细胞疗法对于改善病人病情,延长病人寿命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巨大潜力。相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干细胞治心脏病能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更多的病人。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