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干细胞有望让帕金森患者早日远离颤抖
发布时间:2024-06-05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831
图片

帕金森病 (PD) 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在4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分别为每100,000人有61.21人和37.55人。医学研究者不断的在调查这种疾病的决定因素;然而,其病理生理学似乎是多因素的,具有各种遗传成分和环境因素,同时神经系统老化,增加了患该疾病的风险。该疾病的典型特征是基底神经节中的多巴胺能 (DA) 神经元死亡,但神经变性超出了该结构,导致运动迟缓、静息性震颤和僵硬等症状。

图片
图为黑质和多巴胺能神经元

近日,南佛罗里达大学莫尔萨尼医学院在《MDPI》杂志发表了一篇《通过干细胞疗法隔离帕金森病的炎症》的综述,该综述目的是探讨关于神经炎症主题的最新研究,旨在了解干细胞疗法作为PD自然进展过程中引起的炎症损伤的潜在治疗介质的作用。

图片

正如后面的部分将讨论的那样,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会加剧神经炎症,因此找到一种可以隔离炎症并阻止PD进展的治疗方法将是该疾病管理的一项重大发展。


他们,都曾受帕金森折磨


作者巴金

数学家陈景润

拳王阿里

凯瑟琳·赫本

作家巴金:1983年被确诊为帕金森症。后来,每月去医院2次做治疗。

数学家陈景润:1985年,被查出此病。他饱受病痛折磨,后期肌肉萎缩,眼睛无法睁开。

拳王阿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身患帕金森病的阿里用颤抖的手点燃了奥运圣火。

凯瑟琳·赫本:曾获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因患病,晚年不再在好莱坞公众场合露面。


帕金森症病因

帕金森症是因人脑可分泌多巴胺(dopamine)的神经元逐渐死亡而致。多巴胺负责神经信息传递,包括控制肌肉活动。随着多巴胺量降低,病患脑功能开始退化,反应变得迟钝、动作缓慢,接着肢体不受控抖动。


治疗方法

目前,帕金森病是一个无法彻底根治的疾病,辅以药物治疗外,还有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代表的手术治疗等,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均无法逆转神经变性,无法增加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数目。因此寻求一种从病因上提高神经系统细胞数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干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干细胞多向分化的特点逐渐应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

干细胞疗法可替换在疾病过程中丢失的特定多巴胺神经元,因此有望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途径。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世界第一例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在我国进行。全球首个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也已在国外形成了专利保护,治疗效果良好,有益于患者。相比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其他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取材易、免疫原性低、无伦理争论等优点,被视为最理想的“种子”细胞。

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神经科学中心和隆德干细胞中心的Malin Parmar博士说,“如果成功的话,将干细胞作为可移植的多巴胺产生神经细胞的来源,可能会在未来给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案例

1

案例一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干细胞治疗中心19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神经内科专科确诊为PD,患病时间平均为4.5 年,多数患者经过左旋多巴、美多巴等药物治疗或继续药物治疗,症状持续加重。

行腰穿鞘内注射MSC 0.5×10^7个,为预防无菌性炎症反应同时给予地塞米松2mg,注射后去枕平卧6h,间隔1周再次注射上述剂量,共4次为1疗程,间隔3个月可进行再次治疗。

治疗后多数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改善,尤其以肌张力增高引起的异常症状改善明显,敏感的患者治疗后即有肌肉僵硬减轻,从Webster评分也可以看出,其中强直、姿势、步态、震颤、面容改善较明显(P均<0.01),而其他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不良反应:5例出现轻微头痛,占26%,休息或少量服用止痛药物好转,7例短暂发热,不超过38.5℃,持续时间不超过1天,未予处理自行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


图片
19例帕金森氏病患者MSC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比较

2

案例二

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合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8例帕金森病患者,于第2周期进行靶向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分析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均不同程度缓解,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较平稳。

结论:短期内即可部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显著改善 。

图片
干细胞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3

案例三

一项发表在《Transl Res》杂志上的前瞻性、无对照的单剂量试验,对7例22至62岁的帕金森患者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后10-36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其中3名患者的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评分持续改善,关闭期分值比基线值改善了22.9%,面部表情、步态等症状也出现了改善。2名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明显减少了帕金森药物的剂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国际上共有82种疾病可用干细胞干预达到痊愈或改善的效果,干细胞技术也因此连续两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一。其中,干细胞家族重要成员之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被研究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到人们的关注,围产期的胎盘、脐带组织就是其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并且不断取得有效进展,有望让帕金森患者早日远离颤抖!

图片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图片




上一篇: 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结果公布
下一篇: 癌症早期回输NK免疫细胞有什么治疗优势?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清源干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