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癌。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目前,肝癌已成为我国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及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此外,肝癌的发病率在性别间差异较大,男女比例约为2.7:1。在我国,感染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为肝癌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CIK免疫细胞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无复发生存率为68.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市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团队在医学期刊《Immuno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s Therapy Lower the Short-term Recurrence Rates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疗法降低肝细胞癌的短期复发率)的临床成果。该临床研究共入组85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HCC(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45名)和无辅助治疗组(40名),免疫治疗为经肝动脉输注自体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研究人员对患者随访18个月,85例患者全部存活。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6.8±0.7%至15.0±0.8%,P=0.012)。6、12、18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7%、10.0%、8.9%、40.0%和15.6%。CIK细胞免疫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为68.9%,显著高于对照组20.0%(P=0.01)。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被激活的CIK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等毒性颗粒,导致肿瘤细胞裂解。间接杀伤肿瘤细胞,CIK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效应T细胞分泌更多的炎性因子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者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细胞还表达FasL(Ⅱ型跨膜糖蛋白),可以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Fas(Ⅰ型跨膜糖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一直以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三种主要治疗方法,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例如,CAR-T细胞疗法因为药品被批上市在近两年受到极大关注热度,除了CAR-T,CIK细胞、NK细胞等也是抵御肿瘤的法宝,也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和临床研究中。
干细胞是从脐带、胎盘中提取的一种修复器官机理的未完全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项分化和高度繁殖的能力,医学上称为“万能细胞”,它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如:脑瘫、老年痴呆、脑萎缩、帕金森病、中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软骨和关节损伤、心脏和脊髓损伤等,取得显著效果,它拥有更加鲜活细胞能量,可以快速、有效进入体内,分泌多种有益细胞因子,调节体内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再生能力,重启时光之门,追溯青春绽放源头,实现对人体衰老状态减缓,同时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以及预防肿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