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
|
 |
|
|
|
|
干细胞疗法为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新突破 |
发布时间:2025-02-14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87 |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数以亿计的人深受其困扰。高血糖作为其标志性特征,不仅反映了体内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受损,更预示着患者可能面临的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多方面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 - MSCs)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性,为 2 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突破。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并不乐观。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虽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胰岛 β 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的问题。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重建胰岛功能的新型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UC - MSCs 介入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化为胰岛 β 细胞,补充受损的胰岛组织,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二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免疫反应,保护残存的胰岛 β 细胞,减少炎症损伤。这一双重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干细胞介入的优势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UC - MSCs 介入治疗具有以下显著优势:源头治疗 :通过补充胰岛 β 细胞,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免疫调节 :抑制免疫反应,保护胰岛组织,减少炎症损伤。安全性高 :临床试验表明,UC - MSCs 输注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采集方便 :脐带作为干细胞来源,采集过程相对简单,对捐赠者无伤害。精准靶向 :直接注入病灶或受损组织,提高了干预的准确性和效果。高效性 :由于直接作用于目标区域,减少细胞的分流和浪费,干预效果更为迅速和高效。2022 年 5 月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对象 :91 例患者,年龄在 20 - 65 岁之间,诊断为 2 型糖尿病 < 20 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 7.0% 至 12.0% 之间)。实验组 :采用 4 代的 UC - MSCs 静脉输注 3 次,每间隔 4 周输注 1 次,每次细胞总数为 1×10⁶/kg。对照组 :输注安慰剂(与 UC - MSCs 悬浮液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 3% 的人白蛋白和 0.5 mL 复合维生素)。治疗效果 :干细胞干预治疗 9 周时,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开始有显著的下降,随访 48 周之后,胰岛素用量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临床试验的突破不仅验证了 UC - MSCs 介入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更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临床试验2
阿拉伯海湾大学的再生医学研究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引人瞩目的文献综述,题为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 A Literature Review”。这项研究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研究样本 :研究人员从过去五年间的 58 项试验中,精挑细选 出 6 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对 262 例接受 MSC 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详细研究。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在 12 个月的随访期内,间充质干细胞显著减少了患者对抗糖尿病药物的需求剂量,并将空腹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平均下降幅度达到 45%。间充质干细胞有效治疗剂量范围为 1×10⁶ 个细胞 /kg 至 3.7×10⁶ 个细胞 /kg。安全性 :MSC 治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均表现出色,且未发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键指标的变化
胰岛素需求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变化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效减少了患者的胰岛素依赖性,在所有试验中,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降至 3.9 至 5.5 mmol/L 的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水平的平均下降幅度达到 45%,显示出 MSC 疗法在控制血糖效果非常好。空腹 C 肽水平变化 :空腹 C 肽水平是体内胰岛素产生的有效指标。研究发现,接受 MSC 治疗的患者 C 肽水平平均下降 38%,这表明胰岛细胞功能显著提升,自身调控血糖的能力增强,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少。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衡量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 MSC 治疗后的 3 个月内,HbA1c 水平显著下降,并在随后的 12 个月内继续下降,平均下降率为 32%。这进一步证实了 MSC 疗法在 2 型糖尿病上具有长效控糖能力。
案例一
国内某总医院干细胞治疗科进行了一项研究,选择了 15 例经胰背动脉、双肾动脉介入及外周静脉回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与肾内科收治的 15 例单纯采用口服缬沙坦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的血压、血糖、C 肽值以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 UCMSC 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24 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空腹 C 肽、餐后 2 小时 C 肽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实验组在舒张压、尿素氮、血清肌酐和 24 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这四个指标方面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显示出 UCMSC 在改善患者肾功能方面的显著效果。安全性 :回输后,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 1 例、乏力症状 2 例、低热(体温 36.9℃)1 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可完全缓解,表明 UCMSC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较高。
案例二
一项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试验(NCT02585622)已于 2017 年启动,旨在评估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 / 肌酐、尿蛋白排泄、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的影响,该临床试验原定于 2020 年 12 月结束。机制研究 :众多针对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少蛋白尿,改善肾脏功能,并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肾脏病理改变。据报道,静脉回输间充质干细胞 4 周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 24 小时尿蛋白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水平降低,同时促修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抗凋亡的 Bcl - 2 蛋白增加,且肾小管坏死区域缩小。EZQUER 等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他们将异体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输注入糖尿病肾病小鼠体内,治疗结束 8 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小鼠的 24 小时尿蛋白排泄减少了 50%,且肾脏组织中仅观察到轻微的肾小管扩张。因此,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对受损的肾脏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写在最后
干细胞疗法为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分化为胰岛 β 细胞、免疫调节、减少肾脏细胞凋亡、调节自噬、改善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纤维化等多种机制,干细胞疗法能够有效恢复胰岛功能,改善肾功能,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