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干细胞治疗为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05-13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1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其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肝脏功能逐渐衰竭,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同时,肝硬化还会引起门静脉高压,增加患者大出血的风险。此外,肝硬化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且癌变风险显著增加。更糟糕的是,肝硬化晚期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出现肝肾综合征。这些危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确诊为肝硬化,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图片

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药物、抗肝纤维化药物及补充白蛋白、利尿、内镜硬化或套扎、血液净化(人工肝)、血管介入等对症治疗。这些治疗虽然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疾病的进展,但无法完全逆转所有患者的肝脏功能减退。

图片

而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尤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率非常之高,除了肝移植几乎别无他法,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替代疗法,干细胞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成果喜人

早在2012年,王福生院士便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方式治疗肝病患者,治疗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而经过数年研究,王福生院士近年在国际期刊《HepatologyInternational》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更应证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细胞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图片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王福生院士团队共纳入219例肝硬化患者参与试验,随访时间达到近5年。治疗组进行三次干细胞输注,与对照度均采用传统治疗手段。

图片

该项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包括血清蛋白等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图片

在第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检查期间,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75个月的随访期间未观察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细胞癌无事件生存率的差异。UC-MSC治疗显著改善了肝功能,如随访48周期间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所示。UC-MSC组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或治疗相关并发症。

结论:UC-MSC的治疗不仅耐受性良好,而且显著提高了HBV相关DL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以及肝功能。因此,UC-MSC药物可能为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介入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2022年初迄今为止,国内某医院进行了50例干细胞介入终期肝硬化病患的临床研究。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这50例病患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均相对稳定,且均未产生异常反应。手术后复诊2个月,所有病患的肝脏功能、人体白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值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图片

上海市某医院联合广州医科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干细胞疗法使70%的晚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评估肝功能的核心指标)改善1-2级。治疗后6个月,患者腹水消退率超60%,部分患者肝脏体积增大,提示再生。

哈佛大学团队利用iPSCs分化出功能性肝细胞,并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植入患者肝脏。2025年公布的Ⅰ期临床试验中,10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平均下降45%,凝血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

针对血型不匹配的难题,日本研究中心采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成功避免免疫排斥。2024年数据显示,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35%,生存期延长2年以上。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为什么有效?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源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与多维度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图片

1. 肝细胞再生与功能替代

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特定微环境中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直接替代因纤维化或炎症损伤而丧失功能的肝细胞。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通过基因重编程生成肝细胞,可恢复白蛋白合成、解毒等核心肝功能。临床研究表明,iPSC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如ALT、白蛋白)显著改善,部分患者肝脏体积增大,提示结构修复。

2. 旁分泌效应促进组织修复

干细胞通过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活性物质,激活内源性肝祖细胞,刺激肝细胞增殖与再生。同时,其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纤维瘢痕中的胶原蛋白,逆转纤维化进程138。例如,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可减少肝脏纤维化面积达30%,并改善门脉高压。

3. 免疫调节与炎症抑制

干细胞(尤其是MSCs)通过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降低促炎因子(如IL-6、TNF-α)水平,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日本研究显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后,肝硬化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50%。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打破“炎症-纤维化”恶性循环,为肝脏修复创造有利微环境。

4. 抗纤维化作用

干细胞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减少胶原蛋白沉积,从而延缓或逆转纤维化。动物实验表明,干细胞治疗后HSCs活化标志物α-SMA表达显著降低,纤维化评分下降1-2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试验中,70%患者纤维化程度减轻。

5. 促进血管新生与微循环改善

干细胞通过分泌VEGF等因子,促进肝脏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缓解门脉高压并增强肝细胞营养支持。临床数据显示,干细胞治疗后患者腹水消退率超60%,凝血功能显著恢复。

写在最后

干细胞治疗以多靶点、多机制的优势,为肝硬化患者开辟了一条超越传统疗法的新路径。它不仅能通过再生肝细胞、逆转纤维化实现肝功能重建,更能通过免疫调节与微环境修复打破疾病恶性循环。从王福生院士团队的长期随访数据到哈佛大学的前沿技术探索,全球研究不断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患者而言,干细胞不仅是肝脏的“修复者”,更是重获生活质量的希望之光——当科学突破照进现实,肝硬化从“不可逆”到“可逆”的转变,正在加速到来。

上一篇: 再生+修复:干细胞助力患者摆脱终身透析
下一篇: 干细胞治愈糖尿病?患者亲述:我们真的摆脱了胰岛素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