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间充质干细胞丨80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5-16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9
图片
图片
失控的“军队”: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说,将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国家
那么免疫系统便是保家卫国的“军队”
这支“军队”非常强大
帮助人体抵御各种外来“敌人”的入侵
但是一旦国家发生内乱,军队“叛变”
就会导致“国破家亡”
上述小故事,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过程
当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原本的平衡被打破
人体自身的抗体把健康的细胞当作有害细胞攻击
进而导致组织或器官受损

//
80多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英文Autoimmune Disease,简称AID,其总体发病率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5%,其中美国高达5%~8%,我国也大约有4千万人口罹患此病,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还会伤害到婴幼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图片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分类如下:
累及全身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见症状:特异性皮损;疲乏无力、发热和体重下降等炎症性症状;全身多脏器症状与累及脏器相关。
机制: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等。
图片
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见症状:关节肿胀、早晨关节僵硬和压痛。
机制:滑膜增生导致软骨和骨的侵入和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及介导的炎症参与。

强直性脊柱炎

常见症状:脊柱强直、畸形。
机制: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
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症

常见症状:视力丧失、麻木、刺痛、轻瘫和痉挛。
机制:髓磷脂的破坏。
图片
消化系统

溃疡性结肠炎

常见症状:腹痛、直肠疼痛、出血、排便困难、发烧、疲劳。
机制:黏膜炎症反应。
图片
皮肤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常见症状:皮肤发红、增厚和鳞片等。
机制:真皮和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异常,Th1/17/22等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炎症损伤。
图片
众所周知,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使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较大)对这些疾病只能控制病情进展或缓解症状,基本无法根治。
但正是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留给了干细胞大放异彩的机会。

//
干细胞:合适的“调停者

当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战乱”,干细胞无疑是最合适的“调停者”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熟的功能细胞,替代和修复死亡、受损细胞,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图片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环节发挥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01 细胞分化与迁移

MSCs具有向损伤部位迁移、向功能细胞分化、分泌生长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免疫调节能力,维持或重塑其细胞功能。
图片
图片

MSCs对自身免疫病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

02 免疫调节

MSCs通过细胞间直接作用、旁分泌等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调节Th2/Th1细胞比例,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产生抗体等。
此外,MSCs还会影响自然杀伤细胞(NKC)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激活和成熟过程,调控调节性T细胞功能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图片
干细胞凭借其低免疫原性和双向免疫调节能力,为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

//
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案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有研究者发现异源同种MSCs可抑制SLE患者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蛋白激酶或糖原合成酶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G1期或S期的转化。
2018年,合作医院对81名接受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了平均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达84%。
图片
截止目前,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已完成近1000多例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国际上遥遥领先。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在2020年,国内首个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用干细胞产品获批。
图片
同时国内学者也发表了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结果。共招募172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抗风湿药(DMARDs)治疗,而治疗组在DMARDs治疗的同时接受静脉回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表明抗风湿药和间充质干细胞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直性脊柱炎(AS)
研究人员对20名AS患者实施干细胞治疗,另20名AS患者为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干细胞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图片
干细胞组的免疫指标明显降低,且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活动指数评分下降,均优于观察组。
炎症性肠病 (IBD)
Garcia等人利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前瞻性临床治疗。共有5名患者入组,利用手术结合干细胞局部注射的方式成功修复瘘管6例,另外2例瘘管的外口不完全闭合、分泌物减少,修复成功率达75%。
图片
随访期间(平均22个月,12~30个月),没有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他们认为利用干细胞治疗这一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众多优势非常值得我们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未来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将更为可控,相信一定会在更多医学领域为我们带来新的曙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干细胞代替透析、换肾,肾衰不再别无选择!
下一篇: 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突破进展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