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
权威科学杂志《Journal of Immunotherapy》发表一项关于脐带血的研究成果报告: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经过体外扩增的脐带血NK细胞可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同时证实,长时间的冷冻保存并不会影响脐带血来源NK细胞的扩增能力和抗肿瘤活性。
2、多发性骨髓瘤
美国血液病专家、加州旧金山分校的Nina Shah 博士在英国血液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体外扩增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在这项I期临床试验中,10名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缓解,其中8名患者的症状接近完全缓解。
在接受治疗的21个月后,随访人员在6名患者体内检测到脐带血NK细胞,这些NK细胞显示出活化的表型,且没有在患者体内产生输注毒性及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些随访数据保证了这种新型细胞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3、白血病
2022年7月,在《自然评论·癌症》上,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团队就专门发文,全面盘点了NK细胞的生理特性。文章表示NK细胞具有多种细胞毒性机制和通过细胞因子产生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在抗癌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一作用在大约20年前就被阐明,当时作为免疫治疗制剂的NK细胞在治疗晚期白血病患者中表现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第一代NK细胞疗法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显著的安全性,从而激发了研究人员持续创新的极大热情。
目前NK细胞的来源包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造血干/祖细胞(HSPC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脐带血和永生细胞系等,不同来源各有其优劣性,其中基于脐带血和iPSCs的疗法开发进度相对最快。

脐带血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用于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及儿童恶性实体瘤等方面,脐血来源的NK细胞在肿瘤免疫疗法中具有重大潜在价值。
随着科学的发展,脐带血中的NK细胞也将能进一步发挥其医学价值,在抗肿瘤、抗感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