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南》援引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达36.77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次于肺、结直肠、甲状腺癌),死亡率则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全年死亡病例31.65万例。
免疫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其中NK细胞凭借其独特的"即战力"——无需抗原识别就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在肝癌、肺癌等多种难治性癌症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治疗潜力。
合作医院的科研团队在知名学行业期刊《临床输血与检验》(第26卷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报告。
该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指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疗法在肝癌、肺癌、乳腺癌及鼻咽癌等实体肿瘤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其中针对晚期肝细胞癌的疾病控制效果尤为突出,客观控制率达81.8%。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肝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更为多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局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晚期病程特征且存在治疗抵抗。受试者群体呈现多样化特征:8例为多结节型病灶,3例呈浸润性生长;7例存在直径≥5cm的巨块型肿瘤,其中8例伴发多发性转移灶(≥5个),5例合并大血管侵犯。
治疗方案采用序贯治疗模式:首先实施4周期肝动脉灌注化疗,随后进行扩增激活的NK细胞连续3天输注治疗,剂量实施梯度递增方案(2.5×10^8→5×10^8→10×10^8 NK细胞/次)。
生存结果的 Kaplan-Meier 估计A:无进展生存期(PFS);B:总生存期(OS)
疗效评估显示:整体客观缓解率(ORR)达63.6%(含36.4%完全缓解及27.3%部分缓解),疾病稳定(SD)与进展(PD)各占18.2%,疾病控制率(DCR)维持81.8%。
长期随访数据(中位55.9个月)表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3个月,12个月与24个月PFS率分别为36.4%和9.1%;中位总生存期(OS)达41.6个月,12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达到72.7%和54.5%。
研究证实,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大剂量NK细胞局部回输方案具有显著临床效益,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得到验证,为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参考。
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 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破坏是肿瘤复发、扩散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只要能够阻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就解决了癌症的根本问题。
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机体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
NK细胞是免疫细胞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对肿瘤的直接溶解活性,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
除了具有强大的杀伤功能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机体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功能。
第一,NK细胞的细胞毒性cytotoxicity。其可释放杀伤活性介质,比如穿孔素和丝氨酸酯酶(即颗粒酶),直接杀伤细胞;
第二,NK细胞同时还可以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例如IFN-γ等,从而唤起其他的免疫学反应;
第三,NK细胞还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体相结合,建立适应性免疫系统。
以上三个主要功能具有两方面的共同点,就是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Cytotoxicity)和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人体内最有价值的先天性免疫细胞,相比传统的肝癌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可以在体内激活和增殖,具有持久抗肿瘤作用,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可延缓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多项肝癌临床试验显示,免疫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细胞免疫疗法常与手术、放化疗联用,清除微小病灶和残余肿瘤细胞,降低常规治疗手段带来的副作用,重建患者免疫系统,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