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咨询热线:400-1010-468  
http://www.shbzsw.com.cn  
E-mail:SHBZSW@163.COM  
地址:上海市世贸大厦
常见与问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与案例 -> 常见与问答  
 
深入浅出,告诉你间充质干细胞究竟有多大能耐
发布时间:2015-12-28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013
近几十年来,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对人们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越来越多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而以化学药物和手术治疗为支柱的传统西医学发展逐渐遭遇瓶颈。

20世纪末以来,以干细胞技术为核心、被科学界誉为第三次医学革命的再生医学成为了人们治愈此类疾病的新希望。全球干细胞领域领军人物哈佛大学资深医学专家威廉.雷德博士说:“再生医学是继药物、手术治疗后的又一场医学革命,他拥有治愈疾病、器官再生、延长生命的潜能。并且可以完全颠覆我们的行医方法”。



干细胞(stem cells,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健、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来源方便:骨髓、脂肪组织、脐带和胎盘组织等都可以取材,其中来源于健康围产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取材方便,无道德伦理争议,可获取的细胞数量多、活力强,便于扩增和传代,同时又没有配型、排异等问题,是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能干细胞,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1
间充质干细胞
具有以下特性(治疗疾病基础):

①多向分化: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不仅可分化为造血细胞,还具有分化为肌细胞、肝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能力;

②免疫调节:免疫原性低,有免疫调节功能,使用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且可抑制排斥反应;

③数量丰富:干细胞数量丰富,变废为宝,易于采集,且对母胎均无不良影响。

④繁殖力强:经体外培养可达10亿个,供多次使用。

⑤安全可靠:基因稳定,不宜突变,多次传代扩增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使用安全可靠。

⑥适用面广:适用范围广泛,几乎可用于治疗所有的组织损伤、衰老及退行性变。



2
间充质干细胞
进入体内可起到的作用:

①细胞分化为功能性细胞,代替衰退、损伤的功能性细胞;

②启动再生相关基因的顺序表达,使组织器官的内源性衰退、损伤修复启动;

③外源性细胞进入体内,分泌多种生长营养因子,改善组织器官内部微环境;

④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了局部组织器官的炎性反应;

⑤激活提升免疫细胞质量,消除预防隐性疾病,抑制癌细胞的活跃性,避免肿瘤形成;

⑥可分化骨骼肌肉细胞,使脂肪分布均匀,肌肉结实,筋骨柔软;

⑦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细胞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有效调节内分泌系统及荷尔蒙系统。


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适应症

①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白血病,是临床应用较早也较为成熟的领域;

②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痴呆症、小儿脑瘫、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病等;

③实质器官损伤或病变,如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等;

④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是利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⑤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塞、血管病变等;

⑥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

⑦骨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

⑧其他领域,如角膜干细胞治疗眼部疾病、干细胞抗衰老等。


4
安全性评价:

目前干细胞研究已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性实验,包括毒性试验、遗传学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发热试验和免疫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干细胞是安全、无毒的。

成体干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后,没有出现变异现象,也就是说,不会有致瘤的可能。大量的临床资料也表明,干细胞治疗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病人有短时、轻微的发热、头痛外,没有发现其它显著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5
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及处理:

①如出现寒战、发热,一般自行消退,高于39℃时需要做降温或退热处理。

②如个别如出现心动过缓(回输温度低所致)、低热等,对症处理即可。

③如个别血生化指标改变,采取对应措施处理。





干细胞治疗技术,这是一场引领再生医学的革命,破解传统疗法不能解决的医学难题!

干细胞对多种疾病功效显著,且无需配型,避免排斥,安全可靠!

关注健康,关注干细胞

上一篇: 多少人没熬过46至55岁生命高危期
下一篇: 人体免疫细胞是最好的抗癌药
关于我们  |  公司掠影  |  新闻中心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上海本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