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谈到“免疫”,说身体有了炎症,说明机体在防御“外敌”,所以炎症就是免疫的过程,是好的!那么为什么医生经常给生病的人开抗炎药,或消炎药呢?炎症不是好的么?它和免疫细胞到底有什么关系?
“炎症”是我们祖先对很多疾病的统称,炎症,尤其是可见的皮肤感染所表现出来的“红,肿,热,痛”现象,很容易让古人认为这是一类因为某种“火”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很多炎症是免疫细胞在对抗各种外部感染时发生的激烈反应所致,免疫学告诉我们炎症所表现出来的“红,肿,热”的现象是由各类炎症因子所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免疫细胞向感染组织渗透的结果。
免疫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行为,抵抗外敌感染和入侵,排除异己分子,包括衰老的自身的死亡细胞。免疫反应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一般所说的抗原、抗体反应均指特异性免疫应答,需要B细胞及T细胞的参与,而其它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NK细胞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属于机体天然的防御体系之一。
适当的免疫反应能清除病原体,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是过度的免疫反应却会对机体自身产生伤害,炎症反应就是剧烈的免疫反应的结果之一。举个形象的例子,好比抗日战争虽然是保家卫国,但是保卫家乡的同时,战争总会造成家乡的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就相当于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每天进行各种内部清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机体保持在一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机体平衡”状态。很明显,无论是外源性或内源性“炎症”的发生都是对机体“平衡”状态的破坏,一旦发生这类情况,我们很容易通过对其表现出来的外在症状加以各种临床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但是也有很多情况,疾病并没有能够得到治疗而仅仅是得到某种层度的控制,因此造成一种长期存在的炎症状态, 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导致免细胞细胞疲劳或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和很多疾病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科学家发现至少20%的癌症和局部炎症有关,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并从控制炎症入手,预防癌症。
如何对抗慢性炎症呢?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
-
营养均衡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摄入4~5份蔬菜,每份约80克。
-
多喝水 多喝水可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灭活,降低炎症状态,维持免疫系统稳定。
-
勤运动 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能强化免疫力,防止炎症因子“任意肆虐”。
-
平心态 压力、倒班工作等都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
-
保睡眠 睡眠时间多于或少于平均时间的人,其血液中与炎症相关的蛋白质含量更高。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免疫细胞回输可以清除机体变性细胞、衰老细胞、癌细胞等,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