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买西瓜,弯腰拿起的时候,骨折了;坐在公交车后排,一颠簸,骨折了;感冒打喷嚏,骨折了”,这些可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骨质疏松患者身上的真实案例!
三十岁以后,骨的有机质开始慢慢减少,当骨质流失时,骨骼外形看起来虽然仍跟正常差不多,但实际上原本紧密的骨头产生许多空洞而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这就称为“骨质疏松症”,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骨质疏松是因内分泌、遗传、营养、废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1、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立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坐久立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3、骨折;
4、呼吸功能下降,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素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由于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干细胞疗法的出现让许多骨质疏松患者重获了希望,干细胞疗法对防治骨质疏松、保持骨健康产生了积极作用。
由于在骨质疏松性人群中,骨密度降低和骨折愈合能力的减弱是与人体干细胞的缺失导致的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能力减弱有关,因此,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治疗手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潜能性细胞,而且其在特定诱导条件下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来源丰富,获取途径比较方便,干细胞移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情,直接或间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
杨女士今年68 岁,在一次意外摔倒后腰痛3个月,加重1周,高血压病史4年,后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医院给予口服镇痛药物治疗,饮食同以往没有特殊要求,服药治疗后腰痛并没有好转。由于家人担心老人病情加重,杨女士的儿子在此前得知了干细胞疗法,和家人商量后,杨女士于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了干细胞治疗。在干细胞治疗的一周后老人的睡眠及食欲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老人腰部疼痛明显减轻而且她的高血压情况也在好转;现在老人的身体正在逐渐的恢复。 |